3月23日下午,2024年第三屆中國籃球名人堂入堂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辦,這是該項活動首次走進高等學府。多位入堂的中國籃球傳奇人物或者後輩、不同年代的中國籃球人、中國籃協官員、嘉賓等濟濟一堂,從各自角度講述了他們親身經歷與見證的中國籃球一路發展的光輝歷程,他們的故事值得銘記。

中國籃協從2021年開始推進中國籃球名人堂建設,過往已經圓滿舉辦兩屆,諸多傳奇名宿入選中國籃球名人堂,2024中國籃球名人堂的入堂名單,經過提名、推舉和終審三個階段,最終產生了9位入堂人物,他們分別是傑出男運動員2人:李漢亭、鞏曉彬;傑出女運動員2人:楊潔、苗立傑;傑出教練員1人:馬清盛;傑出裁判員1人:郭玉佩;中國籃球先行者3人:李震中、吳成章、黃烈。這個結果已在日前公布,23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是本屆名人堂的入堂儀式,這是籃球名人堂入堂儀式首次走進高等學府,宗旨是期待開啟中國籃球文化傳承與創新交融的新篇章,期待通過學府深厚的文化積澱,為籃球名人堂注入新的精神內涵,讓籃球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煥發更蓬勃生命力,將體育精神傳承與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
在清華學子演唱了歌曲《落在生命里的光》後,蔣興權、宋曉波、劉玉棟、王治郅、胡衛東等多位名人堂代表人物登台亮相,而姚明、巴特爾、郭士強、王桂芝、陳楠等名宿則是在台下出席觀禮。
首位入堂的是中國籃球已故傳奇李漢亭,是新中國第一代男籃國手,是籃球場上的全能王,曾在1950-54年3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51年獲「籃球國手」的稱號,1952年入選赫爾辛基奧運會中國男籃代表隊。李漢亭之子李向誠實替父登台領取名人堂徽章,並講述父親李漢亭的籃球生涯故事。

第二位入堂的是現年101歲的籃球先行者吳成章,他是早期中國籃球的親歷者,曾以運動員身份參加過1948年倫敦奧運會。吳成章曾在1948年與隊友們輾轉近4000公里,邊打表演賽邊籌集路費,最終抵達倫敦參加奧運會,這支球隊曾以125比25大勝伊拉克隊100分,這樣的分差迄今為止在奧運會上都無人能打破,包括美國夢之隊。101歲的籃球先行者吳成章老先生無法到場,由其子、84歲中國籃球傳奇人物吳忻水替他到場領取名人堂徽章。
第三位入堂的是已故籃球先行者李震中,他是中國籃球歷史上的初代「移動長城」,被譽為「托塔李天王」。1936年當籃球運動第一次進入奧運會,他就入選10人籃球集訓隊。1948年他以隊長身份帶隊出征倫敦奧運會,與吳成章等名將力克東道主英國隊,也是大勝伊拉克100分那支球隊中的主力隊員。退役後,李震中投身體育教育事業30年,培養500多位體育教師,主持編寫新中國第一部體育院校通用籃球教材,參與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2017年李震中因病去世,享年101歲。李震中昔日工作過的上海師範大學同事蔡皓上台,代為領取名人堂徽章。

第四位入堂的是已故籃球先行者黃烈,他是新中國軍旅籃球乃至體育事業的開拓者,1939年被賀龍欽點加入八路軍第120師戰鬥籃球隊,隨後成為「戰鬥籃球隊」主力兼裁判員,並被任命為第120師體訓隊隊長。解放後,他繼續投身軍旅體育事業,擔任「八一體工隊」首任大隊長,八一隊也自此開啟數十年輝煌璀璨的篇章。1987年黃烈去世,享年72歲。黃烈之女黃曉光替父登台,領取並展示名人堂徽章。
郭玉佩、馬清盛、楊潔或親自登台,或由親人、弟子代為領取了名人堂徽章。最年輕的兩位入堂者苗立傑、鞏曉彬都是親臨現場,登台講述和回憶了當年為國征戰時的經歷、趣聞等等。本屆中國籃球名人堂入堂儀式的最後時刻,所有參加儀式的中國籃球名人堂成員、中國籃球各界代表等合影留念,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時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艾林
編輯/劉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