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2025年湖南省體育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湖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熊倪以《強化改革創新 增強發展動能 加快推進湖南體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題進行了工作報告,對2024年全省體育工作進行了回顧,並對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2025年,湖南省體育工作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部署要求,錨定體育強省戰略目標,聚焦備戰參賽第十五屆全運會、大力發展體育賽事促消費、積極推動青訓體系建設三條主線,積極推動體育領域改革,持續增強湖南體育高質量發展動能,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貢獻湖南力量,在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中彰顯體育擔當。
2024年是湖南體育發展歷程中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成功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是我省繼2003年 「五城會」 之後承辦的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全國性體育賽事,本屆比賽中,湖南參賽6支隊伍全部是以學校組隊參賽, 獲得了1銀1銅, 獲獎牌數在全國排名第4,男排、男籃均拼出了歷史最好成績。
在巴黎奧運會上, 我省有15名運動員和5名教練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代表中國參加舉重、體操(競技體操、蹦床)、羽毛球、田徑、游泳(花樣游泳、水球)、摔跤、跆拳道、攀岩等8個個大項18個小項的比賽,獲得了4枚金牌、5枚銀牌、3枚銅牌,獲金牌數位於全國第七、中西部地區第一,創「體育湘軍」 近6屆奧運最佳戰績,也是僅次於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歷史第二好成績。
2024年,湖南省全民健身更有效服務群眾美好生活追求,按照「盤活存量和現有資源」要求,制定《湖南省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提升實施方案(2024—2025 年)》,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和實施「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利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和改造健身場地設施。共完成12個「口袋體育公園」改造,支持9個小型體育公園、1個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建設。 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至 2.88平方米(待國家體育總局核定)。全省免費低收費開放公共體育場館達到 121家, 受益人次超 5300萬。長沙市積極探索利用高架橋(立交橋)下空間改造成體育場地,永州市「宋家洲生態體育公園」試點建設有力推進,岳陽市綜合利用高速公路橋下空間建設的岳陽君山「江豚灣生態體育公園」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
2024年,全省體育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賽事經濟日益成為釋放消費潛力新的增長點。乒超聯賽、長沙馬拉松、龍舟賽、廠BA等品牌體育賽事釋放出溢出效應。其中,2024賽季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第一階段,5天比賽吸引70516人次現場觀賽,其中50.4%的觀眾來自外省,總票房收入4000萬,綜合經濟影響達10.7億元。
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湖南體育訓練基地(含國家訓練基地)和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搬遷項目,完成綠心准入審批,納入2025年湖南省重點項目,是「長株潭都市圈體教融合示範項目」的核心建設內容。
熊倪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的部署要求,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湖南體育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在2025年全面推進湖南體育領域改革創新,持續提升體育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和湖南在體育強國建設中的貢獻率。準確把握髮展大勢,堅定全面深化體育改革的決心信心;主動融入發展全局,推動全省體育發展更為開放多元;緊貼實際持續用力,加快推動重點領域改革精準破局見效;積極推動資源整合, 建立健全高效運行的體制機制。
2025年,全省體育工作還將著力推進全民健身親民惠民,建好用好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加大高質量賽事供給,強化科學健身指導服務;要穩步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全力備戰第十五屆全運會,壓緊壓實各參賽單位責任,全面做好我省全運會備戰運動員科研、醫療、思想和後勤保障等工作,做強競技比賽品牌,強化科技賦能,創新科研服務模式,強化科研攻關,打造「科技助力、服務優質、保障有效」科研團隊,提升運動隊訓練科技服務能力,全力以赴申辦2029年第十六屆全運會;要持續提高青少年體育發展質量,傳承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推進體教融合,推動運動項目和中小學開展「一條龍」體教聯合辦學,強化陣地建設,全力推動益陽國家羽毛球奧運後備人才梯隊共建,加快推進縣級體校職能恢復;要全面提升體育產業發展質效,堅持以體育所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大力發展賽事經濟,創新打造體育消費新業態,探索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引進各類體育賽事,積極推動國際國內品牌賽事落地湖南,鼓勵支持全省各地申辦更多符合城市氣質、年輕人喜歡的重大賽事;要加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錨定「下半年開工建設」的目標任務,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加速推動訓練基地和學院搬遷項目建設各項工作;要不斷擴大體育文化影響力,加強體育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體育湘軍精神,發掘湖湘文化的體育元素,圍繞全運會備戰參賽、體育賽事經濟等重點強化宣傳,注重發揮體育明星的示範引領作用,宣傳講好湖南體育故事,傳播湖南聲音;要積極探索創新體育治理模式,著力構建上下聯動 「一體化」治理格局,形成建設體育強省的強大合力;要主動防範體育領域重大風險,嚴防體育領域政治風險與意識形態風險,堅決抵制畸形「飯圈文化」侵蝕,重拳整治行業不正之風,不斷凈化行業生態。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