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釣友聊天,聊到了傳統釣,這老哥很有意思,和我說:這種釣法好是好,但最大的問題就是記不住窩子!打窩的時候很爽,這裡打一個那裡打一個,但前腳剛打完,一轉身就給忘記了。
「多窩走釣」算是傳統釣的一大特色,窩子多打幾個很多時候確實能提升找到魚的概率,也能增加我們的魚獲。但對於新手而言,窩子多了記不住也是最常見的問題。
障礙物多的地方還好,我們可以通過障礙物來記點,比如草洞、草頭、倒樹旁等等,但光水區就很麻煩了,真不好記。
傳統釣如何準確地記住窩點?
其實最簡單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花點錢買個定位器,價格也不貴就幾塊錢一個,有了這玩意兒就不用擔心找不到窩點了。
而且用這玩意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告訴別人這裡已經打了窩,不用每次來人都說一遍,也不用時刻守著自己的窩點。
尤其是有些釣友打的窩子間隔很遠,要想管住真不容易,可能你正在上游的窩子專心釣魚,一轉眼下游的窩子就被其他人佔了。
當然了,溫馨提示大家,窩子不是越多越好,也不建議打太多,總也要給別人留一些空間下竿,有些釣友沿河十八打,整條江都是他的窩子,這就過分了。
定位器這東西吧,也不需要準備太多,一般3~5個足夠用,出去釣魚也不是所有的窩子都需要下定位器,好記的位置就不用麻煩了。
傳統釣如何記住窩點(二)
第二個辦法也很簡單,而且不需要你花一分錢也能把窩點記得明明白白,方法就是拍照。
我們先要在打窩的位置放一塊大石頭或者插一根小棍子做標記,然後把魚竿展出,在對岸找一個最顯眼或者很好記的參照物,拍下照片即可。
如果還是怕記不住,拍完照片可以編輯一下圖片,把對面的參照物畫個紅圈,然後再寫一下此釣位在打窩的時候魚竿伸出去多長(幾節)。
這種方法雖然稍微麻煩點,但效果是很好的,我一開始玩傳統釣也老是忘記釣點,就用的這個辦法。哪怕是現在偶爾都會用,比如打隔夜窩的時候。
傳統釣如何記住窩點(三)
第三種方法以前介紹過,我們需要用到一些石頭和小棍子輔助。石頭主要用來記人站的位置以及作釣的遠近,打個比分,我們手上留一節魚竿就可以放一塊石頭,留兩節就放兩塊,以此類推。
石頭稍微找大一點的,否則打完一圈窩回來,不僅窩子忘了,石頭也找不到了~
小棍子主要作用是記方向,因為我們打窩不一定每次都是垂直岸邊打出去的,有可能會偏一點,插個樹枝木棍什麼的,就不會搞錯方向。
當然了,為了穩妥起見,還是建議在對岸找一個比較顯眼的東西作為參考,一定要醒目的、好記的,比如最茂盛的一顆樹(盡量對準樹榦打窩,樹枝不好記,風一吹還會動),比如電線杆或者路燈,再比如形狀怪異的石頭等等。
新手打窩建議
多窩走釣是傳統釣的特色,而且也確實能提高作釣效率,但也不是窩子打的越多越好,窩子打多了會影響到別人這是其一,記不住是其二。
另外亂打窩還會分散魚群,浪費窩料和時間。如果天氣好、魚開口,可能很多窩子都有魚,咱們未必能釣的過來,出魚的情況下2個窩子就完全夠了。
要是天氣很差,或者剛好這個釣點被電工網工掃蕩過,再多的窩子也沒用,白白浪費窩料和精力。
天氣比較熱、釣魚人比較多的地方,我都是打2~3個窩子;天冷魚不愛動(不容易散窩)或者沒什麼人的地方,可以打個五六個窩子。
打窩的量我個人建議也不要完全一樣,水淺的窩子先打,少打一點,一二瓶蓋就行,水深的窩子後打,窩料稍多,三四瓶蓋。這只是舉個例子,大家不需要安全按照這個量來打。
開釣後先釣窩量少的,窩量最多的放最後,一個窩子要是長時間沒口不要死守,馬上換下一個窩子,出魚好的可以多釣但也不能把魚都釣完,要來回地釣。
總結就是,出魚少的少釣,出魚多的多釣,不出魚的窩子就不要浪費太多時間,釣個兩次沒口可以直接放棄。
文章就寫到這裡,希望我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各位在釣魚上遇到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可以關注後私信我,咱們互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