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還是非常有規律的,原因就在於天冷魚情差,魚情差就意味著沒什麼變化。我們常說釣魚定律,要根據魚情變化調整釣法。還有技巧跟著節氣走的說法,因為節氣更替氣候會出現變化,魚情也會隨著變。但是對於冬季來說整體都是氣溫低,魚情也就沒什麼變化了,掌握其中的基本規律,冬釣會變得很容易。
一、窄水面優於大水面
入冬之後如果是使用手竿釣法,就不太適合釣江河湖庫等大水面了,因為大水面的魚有比較嚴格的「作息時間」,天冷了就停口了。雖然鯽魚是開口的,但是大水面鯽魚的密度太小,並且藏得更加深遠,找不到魚窩不說手竿也夠不到魚窩,所以最好選擇一個窄水面釣鯽魚。初冬的時候大水面也能釣,但是多數釣友會使用滑漂遠投,或者串鉤遠投,肯定不會玩手竿。窄水面的最大優勢就是夠得到魚窩,這是釣到魚的最最最基本要求。
二、陰天優於晴天
晴天和陰天是最常見的兩種天氣類型,當然還有雨雪、霧天,這兩種出現的頻率不如晴天和陰天。對於冬釣來說陰天會比晴天更適合,因為陰天是鯽魚的開口時間會更長一些。長的原因很簡單,陰天水溫變化幅度不大,有更小的晝夜溫差,水溫更加穩定鯽魚的開口時間自然就更長了。陰天會比晴天冷,但是氣溫的高低不是影響魚情的關鍵,氣溫穩定才是。晴天的吃口主要在中午前後,並且風力不能大,也不能釣獨晴的天氣,所以冬季更適合釣陰天。陰天還有持續的陰天,雨雪天氣之前的陰天,持續晴天之後的陰天,都極為適合冬釣。
三、暗草優於明水
在冬季的時候鯽魚肯定是藏在更暖和的地方的,逐溫是魚類的天性,天冷的時候哪裡暖和哪裡才可能有魚窩。凡是有障礙物的地方大多有遮風避水的效果,往往都會比明水區域更加暖和。而且水草、樹樁等物體還有更好的吸熱效果。在各種障礙物中暗草可以說是最佳的選擇,因為水比其他水草區更深,而且暗草指的是不長出水面的水草區域,有良好的吸熱保溫效果。還有另外一個魚窩,如果水域明水較多,淤泥底水下有溝坑也往往是天然的魚窩,不過這種地方尋找起來比暗草難度更大,除非對水域地形較為了解。抽水放水泵的地方,放船的地方,夏秋季節入水口附近,牲畜下水的地方,可能會有水下溝坑的地形。
四、走釣優於守釣
釣鯽魚要走釣,這不光是冬季有這樣的特點,四季釣鯽魚都是走釣比守釣更好,尤其是水中有障礙物的水面。鯽魚進食量不大,原因在於鯽魚的體型不大,並且有淡水魚中比較長的腸道,所以不需要進行太大範圍的覓食。要是死守一個窩點,那麼只能釣到周圍不太遠的鯽魚。越是氣溫低,鯽魚的活動範圍就越小,進食量也會更小,那就更加不適合死守了。最好是選擇多窩走釣的方法來釣鯽魚,氣溫越低越是要多窩,這樣可以彌補找魚窩不準的缺點,因為氣溫越低找到魚窩的難度就會越大。多窩並非簡單的東方不亮西方亮,這完全是按照鯽魚的進食特點採用的合理方法。
長竿短線更適合冬釣,除了多窩走釣的優勢之外,逗釣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技巧。能夠比較精準夠到遠處的障礙物,這會有助於我們釣到體型更大的鯽魚。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