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說,首先亮明觀點,國足將在19號對陣日本隊的比賽中非勝即平!是的,你沒有聽錯,這就是接下來將要真實發生的事情。
在綜合了分析中國對陣巴林和日本對陣印度尼西亞兩場比賽的過程之後,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疲憊之師:為什麼日本隊26分鐘竟然進不了一個球?
日本隊在對陣印尼隊的比賽中表現得非常奇怪,呈現出涇渭分明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雙方對峙的階段,也是印尼隊防守比較好的一個階段,雙方你來我往,僵持了足足有34分鐘之多。
第二個階段是日本隊的高光階段,在短短的34分鐘之內,居然連進四個球,而且第一個球是烏龍球,印度尼西亞隊呈現出了兵敗如山倒的勢頭。
第三階段是在68分鐘進了第四個球之後,就在以為日本隊會取得更大的一場勝利的時候,日本隊居然連續26分鐘毫無收穫。
日本隊最後26分鐘的糟糕表現究竟為什麼?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氣的影響。比賽過程中天降大雨,所以對於日本隊的體能有不少的影響。
另外,由於日本隊晚賽一天,僅有三天休整時間,所以日本隊也在客觀上成為了一支疲憊之師,很有利於中國隊。
日本隊的忌憚之一:高壓逼搶
我們可以回顧11連勝之後的日本,在亞洲杯上被伊拉克隊淘汰的那一場比賽,伊拉克隊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高壓逼搶,伊拉克隊以貼身盯防極大地限限制了日本隊的發揮。
雖然都知道技術型的球隊最怕高壓逼搶,雖然高壓逼搶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戰術方法,但是這種有效的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不但需要所有球員的齊心協力,而且要求球員有相應的硬朗的身體和良好的拼搶技術,更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
很多球迷都欣喜地看到在對陣巴林隊的比賽中,中國隊的高位逼搶已經初步成熟,尤其是最後時刻的絕殺進球,就是中國隊前方不懈努力拚搶的直接成果。
日本隊的雞蛋之二:高空轟炸
有一個問題特別有意思,你知道中國隊的哪位選手是日本隊主教練森保一最想得到的嗎?也是日本球迷最為看好的?
問題的答案就是張玉寧,因為張玉寧不但有良好的身體,高大的身材,而且還有不錯的中鋒技術,這樣的球員是日本這個弱小民族最為缺乏的。
另外一個問題就更有意思,伊拉克擊敗日本靠的是什麼進球?答案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身高1米89的中鋒胡塞恩的兩記頭槌,雖然後來森保一換上有身高優勢的後防鐵閘富安健洋,但是為時已晚。
日本隊雖然強大,但是它一直沒有解決的的一個軟肋就是中衛的身材普遍不高,這也是森保一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但是由於日本國內球員身高的普遍不足,所以他們對高空轟炸的問題一直沒有有效的解決。
結束語:戰勝日本的鑰匙在伊萬手裡
事實上,作為在大賽中率領伊朗和阿曼兩支不同的球隊戰勝日本的主教練,伊萬諾維奇對於日本隊的缺點心知肚明。
但是在第一輪對日本隊的比賽中,由於時間的倉促和人員的不足,國足首鼠兩端,所以釀成了大敗。
但是從對陣巴林的比賽中,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因為經過這麼多長時間的磨合和選材,伊萬諾維奇大致已經選到了他認為合適的能夠拼搶、身體強壯,而且有強烈的拼搏意願的年輕球員,這些球員已經在對陣巴林的比賽中有所表現。
由於在對陣印度尼西亞隊的時候天降大雨,所以賽後日本球員不但普遍疲憊,而且可能造成身體有所不適,這是對國足有利的客觀條件。從國足這方面說,高空轟炸是有條件的,高位逼搶也有了一批年輕球員。
以上三個條件聚集在一起,國足在19日的比賽中還是很有可能取得一個平局甚至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