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2-1蓉城眾生相:高天意抱頭痛哭 申花遠征軍仍為球隊打氣
一邊是78分創造歷史最高分的聯賽冠軍,另一邊是77分的歷史最高分亞軍。
海港球迷在白玉碗的狂歡,與鳳凰山申花遠征軍的落寞形成了強烈反差。
當海港成為了最困難的衛冕冠軍,那麼申花則只能成為最殘酷的背景板。而在很多年後,大家再去談2024年中超的時候,只會記得冠軍是誰,一般不會有人去想亞軍是誰的。
如果沒有申花追著屁股緊咬,海港也許有些比賽就鬆了,就不可能拿到78分;所以海港改寫的歷史軍功章,有一部分要歸功於申花的督促。當然申花球迷如果想要尋求自我安慰,也完全可以說,這個賽季申花的目標只是前三,能打到這一步已經很好了。
就連武磊在海港奪冠之後,也肯定了同城死敵的表現,並給了「申花未來一定會奪冠」這個美好的祝福。
從年齡結構以及投資方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慮,申花未來幾年確實是不能忽視的爭冠球隊。但對於申花來說,他們正在遭遇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卻是——雖然海港的核心班底老了,但是國安要解套了。相較於上海灘兩個隊,資源、金錢還要平均分配不同,從這個冬天開始,北京市會把所有的資源都傾注在國安這一個球隊身上。而97年齡段這批已經走進巔峰年齡的球員,一直囤在國安手上。而01年齡段的優秀球員,國安手上也囤了一些!
除此之外,山東的陣容厚度,他們的投入力度,也是一個你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熱門球隊。
未來幾年對於申花來說,也許他們對手不再是海港,但他們想拿聯賽冠軍的難度,真的不一定會比今年小到哪去,甚至很可能要大於本賽季。
特別是2025賽季,上海兩家和山東都是今年12月打完亞冠才能放假,明年2月又要打亞冠,本身冬訓時間就很短。何況今年冬天,國家隊大概率要集中冬訓,申花還是國腳大戶,這基本意味著申花冬訓,不會有整體合練的時間。而今年2月開始打亞冠的球隊,不管是山東,還是日韓球隊,由於戰線拉的很長,賽季中期都顯得非常疲憊,狀態大受影響。今年山東的問題,上海兩家也都很難避免,且上海這兩個教練都不是很喜歡輪換的教練,明年的申花大概率會遇到比今年更大的挑戰,他們也許錯過了最近幾年最好的奪冠機會。
而造成這一切的,不光是因為對手很強,海港本賽季的發揮空前穩定;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出在申花自己身上——他們的二轉優柔寡斷,他們的外援引進成為敗筆!
本賽季中超可以同時上5外援。當刨除外援,場上的球員,外援可以佔一半,這就決定了中超球隊想取得好成績,對於外援的依賴性要超過以往。但是申花偏偏有一個傷了又傷,長期高掛免戰牌的馬納法。馬納法整個賽季一共踢了19場比賽,其他幾個外援也都因為傷停,缺個3、5場。
當我們看到海港的5外援,奧斯卡踢了29場,另外4個都踢了28場;從外援出場數就不難判斷,實際上申花相當於,每場比賽比海港少上一個外援。
而馬納法的缺陣導致申花本就不順暢的右邊攻勢受到了進一步的癱瘓,再加之申花的中場控制力和傳威脅球的能力遠不如海港,他們中前場的變化不夠豐富,這就導致申花雙前鋒需要有一個經常回撤,參與中前場的串聯,提供傳威脅球的能力,路易斯很多時候就不得不撤出來。
可是路易斯需要往回撤,那就決定了掌握更多開火權的一定是馬萊萊。你掌握了更多的開火權,你就需要承擔更多的進球重任。這個時候,就把馬萊萊把握機會能力不佳的問題給放大了。
當然外援的問題,其實申花有補救的餘地,那就是二轉!而站在俱樂部的角度,他們當時非常想找一個前鋒把馬萊萊給換掉。但是俱樂部高層這麼想,可斯盧茨基不這麼想。
斯盧茨基簽訂的合同是年限1+1,聯賽前三就自動續約。由於原有班底進前三非常穩,所以斯盧茨基在二轉的時候,強烈反對俱樂部換掉馬萊萊。也就是在斯盧茨基的一再堅持下,俱樂部進行了退讓,這也讓明明賬戶上有預算的久事,並沒有在二轉砸重金升級外援。因此在申花輸給國安,沒有拿下深圳賽後,申花球迷去抨擊馬萊萊把握機會能力不足的時候,實際上以工資和身價來衡量,馬萊萊做的已經很好了。馬萊萊被罵,是在給申花外援選擇不力,二轉優柔寡斷,以及爭冠經驗不足而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