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階段結束的兩場比賽看,韓國隊在C組中實力還是最強的,兩戰兩勝,拿到六分還有八個凈勝球。
泰國和中國隊各勝一場,均積三分,但凈勝球泰國為1,中國為-2,中國隊比泰國隊凈勝球少三個,目前中國隊暫列第三。
第四名的新加坡隊兩戰皆負,積分為零,凈勝球為-7。
從這兩輪比賽結果看出,實力最強的還是韓國隊,實力最弱的當屬新加坡隊。中國隊和泰國隊,要想從小組出戰,唯有戰勝對手並儘可能多的從新加坡身上拿到凈勝球。
第二階段,中國隊背對背兩對新加坡,自然是非常關鍵的兩場比賽。
翻看下兩隊的交鋒紀錄,國足對新加坡歷史交鋒16次,戰績為11勝3平2負,進32球失8球,優勢明顯。
近40年時間裡,國足對新加坡更是12戰10勝2平保持不敗戰績。面對這一已經40年沒有輸過的老對手,整體實力和底蘊遠超對手的新一屆國足,在新帥的帶領下,獲勝是國足上下達成的唯一的目標。
戰勝對手,是最起碼要求。沒有不可戰勝的任何一點理由。
關鍵是要拿到多少個凈勝球。
所以,戰前新帥伊萬科維奇就下達了必殺令,三軍用命完成最終使命。
這一決心,從伊萬選隊員的條件就一目了然。
伊萬表示:「我到球隊跟隊員開會,第一件事就跟他們講清楚目標。球員只有認同這個目標,才可以來國家隊。我們把進軍世界盃當成最高的目標。只有有目標,才能有希望。如果沒有目標,又何必換教練呢?」
我想,每一名國足隊員對達成的目標都深信不疑。
從新帥慣用的442中場菱形站位、帶了兩名前場歸化尖刀艾克森和費南多、招入六名剛剛經歷過亞冠賽事的山東泰山球員,這一系列措施,無不預示著新帥上任後的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用進攻燒在他帶隊打新加坡的第一仗上。
這一次出征新加坡前,他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再度提及了這一點:「我們要改變技戰術打法,踢得更具進攻性,更有侵略性。球員要敢於冒風險,不冒險是不可能進球的。我跟球員說,想取得好成績的唯一辦法,就是要踢進攻性足球。我們要有選擇性地進行前場緊逼,採取前場緊逼結合區域攔截的方式,在進攻端投入更多人員。」
這是伊萬的心聲,更是這場比賽的整體部署。
中前場的攻擊力,不管是艾克森、張玉寧還是武磊、費南多、林良銘以及謝鵬飛,都是沒有問題的,都能夠解決戰鬥。
即使韋世豪、李源一作為替補,也都有一戰。
後防線應該還是劉洋、蔣光太、朱辰傑、張琳芃,亞洲杯杯上只被卡達隊攻入一球,也算是一條穩固的後防線。
關鍵看守門員位置,伊萬是選擇與後防線配合更加熟練的一號國門顏駿凌還是更具攻擊屬性的二號國門王大雷。這是伊萬的一個變招或信號。
要是後防線求穩,就用顏駿凌。如果從後場開始就有更強大的進攻能力和侵略性,便可選擇更大膽的王大雷,畢竟王大雷的踢法更適合現代足球,除了禁區內撲救反應快,還有一手又准又遠的大力手拋球!這又是球隊的一種進攻手段。
這一場,不管新加坡擺大巴也好,死纏亂磨也罷,這個軟柿子我們捏定了。對於這樣的對手,一定不能松,打就要打到底,讓他沒有任何想法。從第一分鐘開始,就要進攻,進攻不能停止,壓力一定保持。唯有如此,才能打出一場大勝。
#國足世預賽##媒體:國足戰新加坡獲勝機會大##國足戰新加坡##國足戰新加坡目標唯有取勝##國足對新加坡40年不敗##國足首發預測##如何用一句精彩的話評價國足#
聲明:圖片來自網路不做它用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