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持續擴大和深化,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日益密切。為了跟中國人打交道更方便,很多外國友人會給自己取中文名字。在中國龍年新春到來之際,總台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了多位名字當中帶有「龍」字的外國友人,他們紛紛表示,和中國龍的緣分很深。

丹麥名將安賽龍獲得東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單冠軍
在中國,維克多•阿薩爾森這個名字或許不夠響亮,但提到他的中文名字,中國的羽毛球迷們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東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單冠軍、丹麥名將安賽龍。
安賽龍:「安」是我的姓阿薩爾森,「賽」是因為我經常打比賽,「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很多人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喜歡用龍,比如說羽毛球運動員諶龍和演員成龍。龍代表勇敢自信和進步。在電影里,古代皇帝衣服上有龍,他們用的東西上也有龍。龍井茶是一種綠茶,賽龍舟是端午節的時候一種划船比賽活動。我知道春節的時候,大家很喜歡穿紅色的衣服,用紅色的東西,另外還有吃餃子和發紅包。

安賽龍熟悉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時會包粽子
安賽龍從19歲開始學習中文,他不僅會說中文,還對中國龍的含義、春節等傳統文化十分熟悉。
安賽龍:我十二三歲的時候在中國訓練過三個星期,每年也會去中國很多次。中國的美食和文化很吸引我,中國人的努力也值得我學習。我很喜歡在中國打比賽,每次去中國的時候都是提高我中文水平的一個機會,而且是一個交新朋友的機會,這是很幸福的事情。
今年7月,第33屆夏季奧運會將在法國巴黎舉行。目前,安賽龍正在積極備戰,他的目標是拿下自己的第二塊奧運金牌。
安賽龍:今年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希望可以發揮我最高的水平,拿到我的第二個奧運冠軍。

2023年,緬甸青年學者龍威在「《吉祥》說·中國故事」系列講座活動中演講
雲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的緬甸籍專家龍威曾經在中國留學,2022年曾到四川外國語大學任緬甸語教師。龍威介紹說,和中國的12生肖不同,緬甸只有8個生肖,一星期有8天之分,一周一個輪迴,周六屬龍。他在緬甸曼德勒外國語大學讀本科時,一位中國老師給他取了「龍威」這個霸氣的中文名字,他對此非常喜歡。
龍威:我是緬甸的星期六出生的,緬甸星期六這個屬相是龍。老師說,你是星期六出生的,你就姓「龍」吧,你在學校的工作也做得挺好的,給你取一個單名「威」,所以就成為我的這個名字。大家都說,你這個名字很霸氣。在中國,龍可是很高尚的,代表了各種祥瑞,所以就覺得這名字挺好。
龍威表示,緬甸的華人社團很多,每到節日都會舞龍舞獅,場面非常熱鬧,緬甸人也特別喜歡觀看。
龍威:只要到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華人社團都會舞龍舞獅,我們當地人也都會參與,會過來跟大家熱鬧熱鬧,也有很多年輕人去學舞龍舞獅,我們緬甸也有專門的舞龍舞獅團,在亞洲華人圈子裡邊還是比較有名的。

法國演員勃小龍
法國演員勃小龍在中國生活20年了,他喜歡中國武術,也喜歡拍電影。在法國學中文時,他的中國老師給他取了這個名字,和功夫明星李小龍、成龍的名字很像。
勃小龍:從小就喜歡漢字,喜歡武術,也喜歡中國文化。我那時候在法國剛開始學中文,同時也在學武術,老師跟我說,你應該是個「小龍」。我法國名字叫波多,他就覺得跟拼音接近,就給我起了這個「勃」。勃小龍跟李小龍也挺像的,因為學武術,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一個名字。

法國演員勃小龍在中國拍攝影片
勃小龍認為,龍是很特殊的一個生肖,凝聚了很多動物之所長。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身上具備了龍的某些品質。
勃小龍:龍在十二生肖排第五,把所有動物的特點集於一身。中國人民就是龍馬精神、龍騰虎躍,我覺得跟龍確實是挺像的,比較活躍,也比較強,跟我們法國人相比,更願意吃苦奮鬥。中國人也比較實在,非常友好,對外國人的(態度)感覺友好。

義大利學者海龍在研究海豚聲吶
薩拉•普拉托博士是義大利動物行為學和動物福利專家,她也是2021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在中國生活了17年,目前是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薩拉•普拉托說,她的中文老師給她取了中文名字「海龍」,這個名字和她的海洋動物研究工作非常契合,她非常喜歡。
海龍:當我到中國時,我的中文老師問我是否有中文名字,我說沒有,他說你應該有一個。於是他說,我相信對你來說最完美的名字是海龍,意思是海洋里的龍。他跟我解釋說,在中國文化里,龍是一種動物,給人類帶來降水,所以龍是一種象徵,代表了要保護生活在水裡或周圍的所有生物。因為你的工作是研究海洋動物並盡量保護他們,所以你應該是「海龍」,保護海洋里的生物的龍。17年前我就有了這個名字,我非常喜歡,因為它真的代表了我的想法和人生目標。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采編︱孫伶俐
主持︱葛鵬
製作︱楊曉蕾
外聯︱陳小小 高佳 王夏蓉
簽審︱安然
監製︱潘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