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中國足協公布第一批完成債務清欠的俱樂部名單,16家中超球隊全部入圍,多支中甲、中乙球隊則未能限期解決相關問題。
伴隨著這份名單的出爐,新賽季的聯賽格局也露出眉目。令人欣慰的是,16家中超球隊全員通過,這意味著延續了多個賽季的中超退出潮有望按下暫停鍵,也展示出在金元足球泡沫破滅之後,聯賽「硬著陸」終於有了止跌企穩的跡象。
這樣的局面得來不易,近兩個賽季,在聯賽經營遇冷、投資人熱情下降的背景下,中超球隊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是球員限薪還是俱樂部投入減少,都是聯賽求生之路上必然出現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16家中超球隊解決好債務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國足球頂級職業聯賽所經歷的陣痛期正在逐漸結束,未來,隨著更多資源與政策的投入,中國足球仍然有進一步發展的條件與空間。
但必須要正視的是,在這份榜單背後,也有許多問題被暫時性地掩蓋。三級聯賽俱樂部的債務清欠工作,更多是以俱樂部提供的相關材料為依據,並不能完全說明所有問題。中超俱樂部中,上賽季存在欠薪等問題的球隊數量不在少數,但通過溝通、談判等方式,大都達成了共識,因此才沒有被債務問題所羈絆。
不過,談判等工作起到的成效終究無法根治病源,在滄州雄獅上榜完成清欠債務名單後,球員布格拉汗便發表聲明,表示其與俱樂部之間的歷史欠薪問題並未結清完畢,雙方的糾紛正在仲裁之中,他也按照準入中的申訴流程提出異議。此個例的背後,是球員群體與俱樂部在欠薪拉鋸戰中的博弈和較量。
除了球員與俱樂部之間在欠薪問題上的核心矛盾沒有完全解決外,不少俱樂部自身運營目前仍面臨巨大問題。老牌球隊北京國安此前一直被債務問題困擾,最終為了通過聯賽准入,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才籌得相關款項,在解決燃眉之急後,這部分資金日後的償還問題也需要早做打算。
可以確定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個賽季中,中超聯賽整體經營情況出現迅速提升的可能性不會太高。今年聯賽債務清欠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可能會在日後重現,從聯賽管理者的角度看,還是應該系統謀劃,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相關規定。
此外,在中超球隊全員通過債務清欠的同時。中甲、中乙球隊所存在的問題依然難以解決。兩支中超降級隊大連人、深圳隊至今沒有看到轉危為安的曙光,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力量介入,這兩支球隊的命運恐將畫下句點。深陷重重問題中的廣州隊也在積極解決問題,不少球隊依然希望能夠在下賽季看到這支曾經中超班霸的身影。
聯賽「減負」帶來了成效,但現在絕不是坐享其成的時候。隨著職業聯賽轉入低成本運營時代,管理方更要在持續監控與盤活資源上下功夫,只有將職業俱樂部無力提升經營問題的核心矛盾解決,中國職業足球的市場才能夠望到一片藍天。
記者:侯超 編輯:趙晨 校對: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