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湖人對步行者的決賽。
從大面上來看,湖人在賽場的絕對優勢還是延續了他們此前對太陽、鵜鶘時候的三板斧——
防守端資源的雄厚:頂尖的一線領防球員和濃眉超群的防掩護能力;詹姆斯在單敗淘汰賽制中的表現值得信任;詹眉連線對於防線的破壞性。
就這三點,足夠厲害;但這場比賽,也在細節處理上發生了一些調整。
湖人防守策略:復刻上賽季季後賽防守庫里套路——死掐哈利伯頓;創造非空間點
我們來看一下湖人針對於哈利伯頓的防守策略。
首發中,雷迪什對位哈利伯頓,全場領防;步行者本賽季的場均快攻得分17.2分,獨霸鰲頭——哈利伯頓覆蓋全場的傳球視野和首發,迫使湖人用一線領防人從後場跟隨,消耗哈利伯頓,掐第一上球機會。
而上個賽季的季後賽中,湖人是用范德比爾特和施羅德黏住庫里,瘋狂消耗;本場是雷迪什和范德比爾特。當然,側重點不同,前者在於陣地戰之後無球端的高頻率跑位;後者在於推轉換/半轉換時的上球能力。
繼續來看這個回合——
外圍1-3號位之間的掩護,即步行者會打很多希爾德、布魯斯-布朗與哈利伯頓之間的閃擋掩護;來快速找到外彈三分的機會。湖人一律採用換防,保到位率;不給哈利伯頓一手出球直接助攻外圍射手群的機會。
而涉及到5號位與特納的擋拆,可以看到;無論是偏向於個人進攻環境創造的真掩護,還是偏向於快速下順中鋒機會的假掩護,湖人一律堅決執行濃眉外擴下的雙人夾擊哈利伯頓。隨後,再用詹姆斯去補下線的輪轉,做內線護筐,放空對位人托平。
就這樣,哈利伯頓從出現了淘汰賽以來的第一個失誤,前兩場比賽,他合計28次助攻0次失誤。
這個回合也是同樣的道理:
哈利伯頓上線和特納掩護,濃眉外擴到三分線外一步的距離參與夾擊,雙人限制哈利伯頓;這球防得好的地方在於雷迪什堵住了哈利伯頓左側的出球路線,讓哈利伯頓無法一手傳球直接塞到籃下的特納手裡。
顯然,這樣防守上線掩護的套路;與前兩場均是不同的——
前兩場復盤中,我們提到過,濃眉在防布克和英格拉姆的掩護時,也會大量涉及到夾擊或者延誤上線;但是其更多的是出於賽場上濃眉即興的判斷。簡單來說,濃眉需要考慮中鋒下順的位置,來個人覺得這球具體是擴外線,還是防下線。
濃眉做得很棒;但很明顯,這一場比賽,湖人的策略從開場開始就是死掐哈利伯頓。這一點,正和上賽季湖人防守庫里時的策略是完全相同的。在那輪系列賽中;無論是格林/小佩頓還是盧尼與庫里做擋,濃眉一律外擴夾擊,下線輪轉靠著側翼隊友去做。
當然,這樣的防守並不是完美的。
我們還是來看這個回合,在掩護髮生之後,詹姆斯和第一個回合一樣,提前收縮內線;防特納下順,做護筐和保護籃板準備。但步行者這裡讓被詹姆斯放空的托平給無球端側翼的馬瑟林做擋;拉塞爾被掛住,馬瑟林出現了一個相當好的三分機會。
還有如第一個回合中,如若詹姆斯出現在籃下之後,弱側底角的托平處於完全的空位。
那麼筆者之前說過這樣一個觀點——
沒有十全十美的防守策略;任何防守形態,除非是無限換防,不然永遠都會出現球場上的少防多與多防少。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進攻方的缺陷與防守方的輪轉之間的博弈。
什麼意思?
例如這類上線夾擊或者說夾擊核心持球人的戰術,一定會涉及到下線弱側的一名球員遭到放空。而通常而言,這名球員會是球場空間黑洞;或者是【人為認定的非投籃點】。托平:本賽季三分命中率36.8%,生涯新高;這個命中率算不上精英投手,但已經達到平均水準,不能認定為【空間黑洞】。
那麼這個時候,湖人處於死掐哈利伯頓,用下線輪轉即詹姆斯放空對位人,去補籃下的行為;其實就是防守方對於進攻方角色球員是否能投死湖人,或者說能夠穩定懲罰湖人,打痛這一防守策略的博弈。
也因此,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防守策略制定上的輕重緩急;對於某些個人持球進攻能力偏弱,外線三分產量或者效率上存在問題的球員的博弈。即,【人為認定的非投籃點或弱持球點】。這可能在單敗淘汰賽中還體現得並不明顯;但如果我們把賽制拉長到一整輪系列賽後,就會經常發現球迷朋友們口中的那些——
xx角色球員這輪系列賽大爆發;或是xx角色球員還不如CBA球員。
畢竟,最好的機會往往就出在這些【人為認定的非投籃點或弱持球手】上;能否反向解放核心球員,也出在他們身上。畢竟,能夠1打2,無視防守仍能硬解且保證效率的球員,少之又少;擴大到一整輪系列賽,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我們再來看這個回合,就能夠發現湖人策略下隱藏的一層含義:
步行者本賽季場均出手38.9次三分,命中14.8球;而本場比賽步行者出手了41次三分,命中10球——
湖人在防守上,其實並沒有去嚴防步行者角色球員的三分機會;無論是上述這類托平個人直接的三分空位還是做掩護牆後,其他球員的機會,亦或者是例如開局步行者抓了湖人2個半轉換中三分空位。
顯然,湖人本場的主目標是掐哈利伯頓和哈利伯頓的三分;而不是鎖步行者其他球員的三分機會。這是第二層博弈,死掐主將,給角色球員一些三分的機會。最終,哈利伯頓在本場交出了8中2的三分表現。
而托平,三分7中3,拿到13分;自然合格,但打不痛湖人。
我們來看兩個對比回合,做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第一個回合,范德比爾特後場領防哈利伯頓,哈利伯頓高速突破後遇到濃眉內線的控制。球轉移到側翼其他球員手上;湖人一律堅決換防。最後,形成了托平清空一側單打的局面,這自然是湖人想看到的。
托平沒發處理;球再轉移到哈利伯頓手中,再發動擋拆,為假掩護。濃眉外擴堵哈利伯頓,最終迫使其高難度出手三分不中。
第二個回合,范德比爾特進攻端被打中,受影響沒有跟防哈利伯頓;後者立刻抓住機會,側翼突破上籃命中,濃眉干擾未果。
這就是個人能力——單看效率,哈利伯頓全場14中8顯然不錯;但前兩場比賽,哈利伯頓一場19中11拿下27分,一場18中10,拿下26分。
很明顯,絕對機會減少了。
而到了輪換陣容,湖人用了一種特殊的對位方式,我們來看上面這個鏡頭。
沒錯,在麥康奈爾擔任主控的時間段內,湖人是採用范德比爾特或者詹姆斯這樣的鋒線球員去對位步行者的1號位。顯然,哈姆是在復刻對陣鵜鶘時,防守蔡恩的套路。
麥康奈爾這名球員的球商很高,助失比控制得不錯,但是他是一名完全沒有三分能力,賽季三分命中率16.7%的球員且中遠距離投籃出手比重較少;沒錯,從缺點來看,和上場對陣的蔡恩一致。
因此,湖人在輪轉陣容中用詹姆斯或者范德比爾特這類體型高大的鋒線球員,鎖在三分線以里兩步堵突破路線;來切斷麥康奈爾的進攻威脅。這個很有意思的一種錯位對位下的特殊形式,也很有效。
而我們從整體來看,湖人的防守布局呈現出了這樣一種模式:
首發陣容主掐哈利伯頓,上線夾擊;下線詹姆斯補輪轉和護筐,漏角色球員直接三分或掩護牆下三分機會;
輪換陣容主1-4號位之間無限換防,撲外圍的三分機會,將進攻球員往內線的濃眉身上趕;濃眉護筐。
簡單聊聊進攻。
個人的觀點,步行者上半場的防守策略選擇是有問題的。
湖人上半場的進攻套路其實很簡單,開場主打拉塞爾和濃眉之間的掩護;輔打詹姆斯和濃眉之間的掩護。再穿插一點湖人固定的上線三人牛角配合,以及詹姆斯或濃眉低位清空一側的個人單打。
總之,還是湖人的那些固定的戰術套路。
但是,我們來看上面這兩個鏡頭,步行者防守的問題在於給湖人中路處理球的空間過於寬裕了;尤其是在拉塞爾和濃眉掩護的時候,能夠發現,步行者基本完全沒有罰球線的刷卡以及下線的回收的協防。
基本就靠著原始的對位球員,去看守湖人這個擋拆;而這樣帶來的原因就是湖人在整個中軸上的處理環境相當舒適。尤其是第一個鏡頭,拉塞爾突破到罰球線位置時,托平看守側翼詹姆斯的三分,完全不做協防;濃眉下順到籃下位置時,哈利伯頓看守普林斯,也是如此。
第二個回合,詹姆斯突破到罰球線位置時,本身處在協防位置的馬瑟林,反倒是退了一步,回收到拉塞爾的外線身上。
當然,我能夠理解卡萊爾的想法,湖人在上一場比賽三分超水平發揮,35中17,摧枯拉朽般得平推了鵜鶘。
但是,筆者個人觀點——
湖人畢竟賽季三分命中率34.3%,排名聯盟第26;三分命中10.2個,排名聯盟第28;三分出手29.7場均,排名聯盟第29;基本上是全聯盟最差的三分球隊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且從對位上來看,顯然托平、特納無法一對一有效限制詹姆斯和濃眉的前提下;步行者上半場過度重視湖人的三分,基本不採用協防和收縮,或許存在一定問題。
包括步行者甚至在次節詹姆斯和里夫斯搭檔,湖人名牌會打許多詹姆斯與里夫斯之間掩護時用了不少換防+缺少大量協防收縮;存在一定爭議。
這是詹姆斯和濃眉在上半場的處理空間。
卡萊爾下半場做了些調整,至少,策略上對了——
湖人三分投得太差,全場13中2,一度到第三節後段才命中了第一記三分;無論是產量和效率上都是相當低。那麼,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實說過,哈姆在開局湖人戰績不佳之後,放棄了進攻端的兩大試驗:
第一,是里夫斯轉1號位持球手的試驗;第二,便是開賽季前嘗試打更多5外,和扔更多的三分。
後來,里夫斯去了替補(也會提高首發防守能力有關),狀態迅速回暖;後來,湖人的三分出手數大大降低,投不準,乾脆不投了。
卡萊爾做得調整主要有3個——
夾擊濃眉低位,輪轉後給三分;夾擊詹姆斯低位,輪轉後給三分;擋拆下順時突破收縮,至少把禁區整得擁擠些;末節拉塞爾持球時夾擊拉塞爾,這是非常漂亮的一次改變,步行者當時藉助忽然的一波上線夾擊,做了最後一次反撲。
後面,就是湖人的殺手鐧,詹眉擋拆,或是一些詹眉低位後的二者連線。這一策略,從淘汰賽開始後,太陽、鵜鶘、步行者全沒解決;且即使堆積內線,步行者和太陽的防守資源,也沒法有效限制詹姆斯和濃眉的生懟硬鑿。
還是之前的那個主要觀點,現在的湖人,靠著雄厚的防守資源將對手拖入泥濘的比賽節奏中;又靠著糟糕的三分,與任何對手打到55開;再憑藉著大多數球隊給不出來對應的防守策略的詹眉擋拆,做著關鍵時刻的終結。
聽上去,有點像一種流量拉滿的打法。(狗頭)
今天的復盤解析就到這裡。
如果各位球迷朋友們覺得本篇文章寫得還不錯,歡迎多多點贊+關注作者,您的每一個點贊和關注都是對於作者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