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鄭昊 報道
一場悶平,山東泰山在客場戰平了大連人。這樣的結果,其實在賽前是可以預見的——山東泰山在聯賽上奪冠基本無望,而大連人需要拿分數「保命」。
一支正數第二的球隊碰到了一支倒數第二的球隊,「看起來」應該是穩穩的,可現實情況卻是山東泰山全隊表現低迷。從戰術來看,山東泰山需要在多線作戰的時候保持人員的體能;而從「人情世故」來看,山東泰山本場比賽基本沒有什麼取勝的慾望。
從崔康熙的排兵布陣就不難看出,泰山並沒有使用全力。首發陣容只有費萊尼和克雷桑兩名外援,便可見一斑。
過程不用太多去分析,僅從最後時刻石柯能進攻時選擇回傳就能看出些「道道」。當值主裁判也很懂得江湖道義,一聲哨響結束了全場比賽。
不用太多去糾結這場泰山為何沒贏下,在大背景下泰山有足夠理由進行戰略性選擇——足協杯還得碰大連、接下來還有亞冠、聯賽奪冠基本無望,這些都是成衣軍團可以「懈怠」的理由。
其實本場的意義,就是讓參加亞冠的球員保持良好的狀態;讓那些沒去菲律賓的球員再去找找狀態。而崔康熙膽子也足夠大,韓國教頭竟然在一段時間裡把鄭錚放到了左邊後衛的位置上。要知道,以左後衛出道的鄭錚,成為中後衛後已經好久沒有站到左後衛的位置上了。

費萊尼:杯賽見(設計台詞)
戰術練兵了,鄭錚出現在了曾經熟悉的位置、費萊尼又成為了橋頭堡、陳蒲等人替補登場找到了比賽的感覺;
人情送到了,大連人拿到了可能關乎到保命的1分;
隊員沒受傷,讓泰山在密集的賽程中有充沛的「子彈」;
面對老東家,三名曾經的「大連人」也找到了家的感覺。
這些,其實就足夠了。
同樣可以預想的是,足協杯對陣大連的比賽,山東泰山或許可以踢得不這麼艱難。
用賽程去說話,海港最後奪冠已經成定局了嗎?目前來看未必。
海港最後的4個對手:為保級而戰的南通、從來都是死磕的國安、絕對不服的泰山以及今天為了留在中超的大連人;
泰山最後的4個對手:兩線作戰且不再注資的武漢三鎮、無欲無求的長春亞泰、必須死拼的海港以及末輪「無所謂」的河南。
遺憾平大連人,還真不是什麼大事——第二的位置基本已經坐實了,頭把交椅只能是「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