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分享,為回饋您的支持,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
文丨閑娛fashion
編輯丨閑娛fashion
1997年,信蘭成上任中國籃協主席,被球迷視為中國籃壇的「噩夢」,當年他進行了十分大膽的改革,直接讓中國籃球停滯不前。
甚至,他還親手毀了兩個人們心中的優秀球員,而他這樣的行為直接讓中國籃球倒退了20年。
那麼,他究竟做了什麼讓中國男籃倒退二十年?
【▶>一舉之力將中國男籃拉下水<◀】
1997年信蘭成上任中國籃協主席後,就立刻對中國籃球事業進行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改革。
作為一位從田徑系統轉崗而來的官員,信蘭成對籃球運動的專業知識存在明顯缺陷,但這並未妨礙他大刀闊斧地對中國籃球現有體系進行「改造」。
他的首要目標是提升國家隊的競爭力,為此,他不惜縮水CBA聯賽的比賽場次,以給國家隊球員創造更長的集訓時間。
這一舉措直接導致眾多俱樂部隊伍被迫面臨長達8個月的停賽期,隊員們喪失了比賽磨鍊的機會。
身在國家隊的明星球員可以不間斷進行全職化訓練,技術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這也導致了,兩者之間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聯賽的競爭失衡問題日益嚴重。
但令人詫異的是,即便付出了犧牲聯賽的代價,中國國家男籃的戰績並未因此獲得提升。
在信蘭成的改革下,中國男籃接連在多項重要國際賽事上失利,最慘痛的一次就是在菲律賓世錦賽上,中國隊竟與一個省隊級別的隊伍難分伯仲,最終名落孫山,止步八強。
這場敗仗對中國男籃來說無異於巨大羞辱。
而他的另一項重要舉措是剝奪俱樂部對球隊的管理權,將其轉交給地方體育局。
這樣的決策導致聯賽日益失去商業運作的活力,許多聯賽俱樂部遭受巨額經濟損失,最終被迫放棄球隊。
以山西隊老闆王興江為例,他在信蘭成改革後再也承受不住壓力,選擇了賣掉球隊,當然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所以信蘭成的改革舉措不僅沒有提升中國籃球整體實力,反而導致國家隊戰績持續下滑,聯賽發展停滯倒退。
中國籃球界對此普遍表示強烈不滿和憤慨,許多資深籃球專家指出,信蘭成的改革思路存在嚴重缺陷,必須儘快對現行政策進行重新評估,以避免中國籃球之船遠離正確航向。
可是大家的呼聲並沒有蓋過信蘭成的一意孤行,他改革完之後,就把魔爪伸向了優秀的隊員……
【▶>王治郅的隕落<◀】
1999年,王治郅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入NBA的球員,這本是中國籃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當時的球迷無不為之振奮,認為中國籃球終於誕生了屬於自己的NBA巨星。
然而,歷史的車輪卻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急轉直下,王治郅的職業生涯迎來了當時幾乎無人能想像的滑鐵盧。
王治郅剛進入NBA時,他那精湛的技術和過人的身手讓許多專家看好他,認為他未來可以稱霸聯盟,成為中國的奧尼爾。
然而,好景不長,國家隊開始頻繁召集王治郅回國參加集訓和比賽,嚴重影響了他在聯盟的訓練和比賽。
每個職業運動員都渴望在頂級聯賽多打磨一段時間,但讓他沒想到的事,網上竟然開始有輿論進行大肆攻擊,稱他「視國家隊為無物」。
而身為籃協主席的信蘭成本應替王治郅澄清這一誤會,但他卻不僅縱容輿論攻擊,甚至自己也加入了批評王治郅的行列。
在信蘭成的推波助瀾下,王治郅迅速淪為公敵,隊友也對他避之唯恐不及。
終於,還是迫於輿論的壓力,他還是被開除出國家隊,職業生涯陷入低谷,如此結局,無疑是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
可是信蘭成並沒有停下坑害的腳步,緊接著他就盯上了姚明。
【▶>姚明宣布退役<◀】
2002年,姚明正式加盟NBA火箭隊,這個2米26的大個子很快就在聯盟站穩腳跟,一躍成為當時最頂級的中鋒之一。
在03-07賽季,姚明的表現達到職業生涯的巔峰,他多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更與奧尼爾、鄧肯並稱「三巨頭」。
本該是姚明在NBA長盛不衰的黃金歲月,但這一時期卻也暗藏著巨大的陰影。
每當NBA例行賽季結束,正值球員調整休整之際,信蘭成就會安排姚明參加大量國際比賽和商業活動。
他一心想在自己任內讓國家隊取得更好的成績,於是不斷增加姚明的參賽強度,根本不考慮球員的身體狀況。
當時的姚明每年夏天需要參加幾十場甚至上百場各類活動,遠超一般NBA球星的負荷。
NBA球員一般會選擇長時間調整身體,而姚明卻被迫參加信蘭成安排的無休止的訓練和比賽。
高強度的賽程讓姚明根本無法得到充分休息,這對任何一名職業運動員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壓力。
不僅如此,網上還有傳言稱信蘭成還要求姚明參加各類大大小小的友誼賽和商業活動,哪怕只是幾場不太重要的表演賽,信蘭成也堅持讓姚明全程出場。
他的目的無非是希望藉助姚明的名氣,來提升國家隊實力,同時也為自己收割更多的政績和商業效益。
可是信蘭成完全沒有考慮過姚明的感受,一個普通人也需要恢復期啊!
他的做法無異於嚴重濫用球員資源,讓廣大球迷們感到非常氣憤,「這簡直是玩兒命啊!」許多網友痛心疾首地批評信蘭成。
結果,在這種高強度的消耗下,姚明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終於在2007年,31歲的姚明在火箭對陣爵士的季後賽中右腳嚴重受傷,不僅錯過了餘下的所有比賽,還直接導致他在2008年賽季開始前宣布退役。
一個本該長盛不衰的巨星,就這樣在職業生涯巔峰時期突然離去,讓所有球迷倍感遺憾。
姚明本可以在NBA再打很多年,發揮他的巔峰價值,但遇到信蘭成這樣固執己見、濫用球員的人,不僅荒廢了自己最好的籃球生涯,也讓廣大球迷們失去了欣賞他打球的機會。
有評論表示,信蘭成的所作所為無異於以犧牲球員利益來達成自己的政績和商業目標,這種做法令人痛心。
姚明之殤,亦成為中國體育界的永恆教訓。信蘭成應該為自己的失職付出代價,但遺憾的是,他徹底毀了一名巨星的職業生涯。
信蘭成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廣大球迷的不滿,面對這樣的辦法,中國籃球該何去何從?
【▶>何去何從<◀】
信蘭成的一系列急功近利的改革舉措,讓中國籃球界陷入了混亂,這對於很多籃球界人士和球迷都評論說,信蘭成執掌下的中國籃球,充滿了自相矛盾和混亂。
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僅沒有提高中國男籃的實力,反而導致中國籃球在國際上更加落後,與世界強隊脫節。
2003年信蘭成下任後,誰能接手籃協掌門人一職成為各方關注焦點,王治郅備受期待,但個性直爽的他是否適合管理工作也存疑慮。
此外,鞏曉彬和胡衛東也頗受矚目——鞏曉彬帶領山東隊在CBA取得優異成績,胡衛東則提出了關注青少年培養的構想,為中國籃球注入了希望。
胡衛東也頗受期待,他一直注重青少年籃球的培養,提出過許多積極的理念和訓練方法,所以一些專家認為,胡衛東上位可能會給中國籃球注入新鮮的活力。
要實現中國籃球的全面復興,不僅需要優秀的領導人才,更需要得到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努力。
因此,中國籃球界急需進行反思改革,但具體如何操作仍在探索當中。
信蘭成上任後,以雷厲風行之勢推行了一系列急進的改革舉措,導致了聯賽規模被大幅縮減,常規賽縮短至不足半年。
甚至,聯賽賽程頻繁調整,一度出現聯賽中斷達8個月之久的荒謬景象。
這導致廣大球員群眾強烈不滿,聯賽競爭激烈程度下降,球員們大量時間無球可打,聯賽不再是發掘培養新人的溫床,像姚明王治郅這樣的巨星級球員已無法再出現。
而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僅無法達成信蘭成自己定下的目標,反而導致中國籃球整體實力下降,在國際舞台上日益丟臉。
我們滿懷期待地看待新一屆中籃協領導班子的產生,也堅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中國籃球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重回世界強隊的行列。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閱讀此文後煩請您關注+評論,方便剩下後續事件有新的進展能夠讓您迅速關注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