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國際比賽日中,日本男足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他們先是4-1挑落世界勁旅德國隊,之後又4-2戰勝了土耳其隊。
然而,要說起日本隊的訓練環境,那隻能用瘮人來形容。
眾所周知,日本的核廢水問題是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東家東京電力公司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中應對不當導致核電機組堆芯熔毀所造成的。而日本國家隊的訓練基地J-VILLAGE正與這家電力公司和這所核電站有著深厚的淵源。
1994年,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新增兩台機組,為爭取電廠所在地福島縣政府及雙葉郡民眾的支持,東電公司推出了在當地修建大型國家級訓練中心的回饋方案,斥資130億日元打造了J-VILLAGE。
J-VILLAGE於1997年正式落成,在當年是日本足壇唯一的國家級訓練中心,東電公司也非常慷慨地將訓練中心的所有權捐獻出來與日本足協、J聯盟、福島縣政府一起分享,福島縣知事常年擔任訓練中心社長,日本足協主席常年擔任副社長,東電公司則只負責日常管理與營運。也正是這層關係,J-VILLAGE在落成後便成為了日本各級足球國家隊的訓練基地。
上文提到,東電公司修建J-VILLAGE還有著拉攏當地民眾的目的,所以J-VILLAGE不僅僅只是個足球訓練場。該訓練中心配備了200間客房的酒店、大型會議廳、數家高檔餐廳,此外還有橄欖球、曲棍球、乒乓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場地,這些設施可以促進旅遊業發展,帶動當地就業。
實際上,J-VILLAGE的模式也得到了根寶足球基地的借鑒,當年徐指導透過基地的旅遊收入補上了相當一部分青訓資金的缺口。青訓基地一般都地處距離大城市不遠的未開發地帶,且佔地面積大,很適合順帶發展旅遊業,當前我國一些足球學校在地產母公司暴雷之後正面臨著嚴峻的經營困難,不妨也學習一下J-VILLAGE的模式。
如果沒有發生意外,J-VILLAGE將會是造福日本足球和當地民眾的勝地。然而,意外在2011年3月11日突然降臨,福島核事故造成的核泄漏迫使日本政府將核電廠半徑20公里內的區域劃為禁區,區內所有民眾必須全部撤離。因此,距離核電站正好20公里的J-VILLAGE在2011年3月15日宣布關閉。
隨著東京奧運會的臨近,J-VILLAGE完善的各項訓練及運動設施引起了日本官方的關注,可能是由於該訓練中心正好處在核禁區的邊緣,日本決定在2018年7月重新開放J-VILLAGE,將其作為了包括足球在內的日本各項運動國家隊備戰東京奧運的訓練基地。
如今,日本的各種舉措均旨在淡化人們對於核輻射的恐懼,以迫使全人類為他們的核人禍共同買單,讓日本隊回到J-VILLAGE訓練正是這種理念的體現。接下來,日本還將J-VILLAGE指定為了2025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足球比賽場館。
在核禁區內訓練了5年,不知道這有沒有導致日本球員的體內發生變異。不過,日本男足能夠戰勝德國隊靠的應該不是變異,日本球員的體格及單兵能力並不是那麼出眾,但他們的教練總是能夠針對對手及自身的特點制定出極具針對性的戰術,球員們也有著極高的戰術執行能力。
最重要的是,日本足球人有著極強的使命感,他們有著成功不必在我的信念,一代一代地在朝著2050年世界盃奪冠的目標穩步進發。反觀中國足球,國足最近一場比賽的首發平均年齡竟達到了31.2歲,老球員占著位置,年輕球員根本沒有機會,我們不僅是現在輸球,還輸掉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