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剛剛在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上加冕棋王的中國棋手丁立人,帶著代表棋王榮譽的金牌和獎盃來到中國棋院。中國第一代棋後謝軍陪伴丁立人出席見面會。中國幾代國象人按照「四步走」戰略負重前行,從謝軍首次捧起國際象棋最高榮譽起,到丁立人如今成為第17位世界棋王。中國在國際象棋世界完成最後一塊拼圖。當重任擺在丁立人面前,新任棋王坦言當時很緊張。因為此後的每一步,對他都是未知。
4月30日, 2023國際棋聯世界冠軍賽在哈薩克的阿斯塔納塵埃落定。中國棋手丁立人經過快棋加賽,戰勝俄羅斯棋手涅波姆尼亞奇,成為國際象棋第17位棋王。回顧自己的學棋生涯時丁立人提到,自己出生的城市溫州,獲評中國國際象棋之城。
冥冥之中有天意。正是溫州在謝軍首次捧得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後,邀請她前來參加與科爾奇諾伊的國際象棋性別大戰。此後溫州才獲評為中國國際象棋之城。在這一精神感召下,溫州少年丁立人投身國際象棋領域。
2009年,17歲的丁立人成為最年輕的全國冠軍。2015年,丁立人的世界排名進入世界前十。2017年國際象棋男子世界盃個人賽上,丁立人首次獲得參加世界冠軍候選人賽的資格。2022年7月,丁立人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國際棋聯世界冠軍候選人賽中獲得亞軍,創下了中國棋手在世界冠軍候選人賽的最佳戰績。丁立人雖然沒能拿到冠軍,卻在現任棋王卡爾森放棄衛冕後,憑藉亞軍成績,獲得參加本屆世界冠軍賽的資格。
如果說之前的候選人賽的經歷有些戲劇,丁立人隨後的奪冠之路堪稱驚心動魄。本次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期間,4月7日開賽時,阿斯塔納還大雪紛飛,深及膝蓋;至4月30日已經陽光明媚,一派初夏景象。丁立人歷經四季的考驗,就如同他在棋盤上的跌宕起伏。
比賽常規賽階段,丁立人與涅波激戰14輪慢棋,在三次落後的局面下,丁立人三度追平。第14輪比賽中,兩名棋手在棋盤上搏殺了6小時33分鐘。謝軍坦言,如果是換自己在同樣位置,未必能夠三次從落後局面中追回來。
丁立人說,自己沒有放棄,是因為始終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自己。「我始終覺得還是有機會的。因為我想到後面還有三盤白棋,贏一盤還是有可能的。最後一盤白棋正好利用對手犯錯的機會,拿下了比賽。」丁立人說。
隨著常規賽階段,丁立人最終與涅波姆尼亞奇戰平,比賽進入快棋加賽,丁立人說,那一刻,他心理上徹底放開了。「打平了最後一盤棋之後,我將自己從輸棋的邊緣拽了回來,當時命懸一線,就是靠著一個念頭支撐著我。在打平之後,我整個人就徹底放開了。」
丁立人的奪冠,是中國國際象棋的歷史性的一刻。從女子個人冠軍到男女團體冠軍,再到男子個人冠軍,這是中國國象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制訂了「四步走」戰略,提出的宏偉目標。1991年謝軍首度加冕世界棋後;此後諸宸、許昱華、侯逸凡、譚中怡與居文君先後獲得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2022年,雷挺婕在女子候選人賽決賽擊敗譚中怡後,將挑戰現任棋後居文君。中國也許將誕生又一位女子世界冠軍。女子團體比賽中,謝軍、諸宸、王頻、王蕾在1998年首次奪得奧賽團體冠軍,隨後實現了奧賽四連冠。
在男子方面,2014年中國男隊站上奧賽最高領獎台,打破了歐美選手長達87年的壟斷。如今丁立人拿下國際象棋世界最重量級的冠軍,讓現任國際象棋棋王和棋後頭銜都留在了中國。丁立人談到這次奪冠對自己的意義時說,這讓他堅定了繼續下棋的信心。
丁立人介紹,在冠軍賽開賽之前,他曾經有一些畏懼的感覺。畏懼來自於未知。「世界冠軍賽和其他大獎賽的比賽是不一樣的。世界冠軍賽,中國沒有人經歷過。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個比賽只有兩個棋手參加,去爭奪世界冠軍。而且當成為世界冠軍後,會面對什麼,這對當時的我都是未知的。對於這種未知,我還是有一些恐懼的。」
比賽的壓力,未知的前景,並不順利的開局,一度讓丁立人坐卧難安。比賽期間丁立人一度要求更換酒店。他還邀請媽媽前來陪伴自己,緩解緊張的心情。好在丁立人身邊的團隊,用出色的工作,幫助丁立人穩定住了局勢。「我的助手拉波特,和我互相啟發。對這次冠軍賽有很大幫助。拉波特和烏茲別克的助手,都在幫助我準備了很多開局。我還有北大的助手幫助我。烏茲別克助手的開局更加適合我的棋。拉波特的開局雖然不適合我,但他幫助我訓練,包括復盤,讓我對下棋產生了更大的興趣。」丁立人說。
此前為了備戰冠軍賽,丁立人還通過踢足球,打籃球,參加體育鍛煉,積蓄體能。在結束了三周的世界冠軍賽後,丁立人像是身上的能量都被用光。可見這場大賽對丁立人的消耗有多大。
在成為世界第17位國際象棋棋王后,丁立人也在逐漸適應自己的新身份。此前他曾表示,拿到棋王后,自己可能隨即退役。如今丁立人希望至少再戰三年,力爭衛冕棋王稱號。「兩年後的世界冠軍賽,包括之後的候選人賽,我先把這幾場棋下好。」丁立人說。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褚鵬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