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許昭英這個名字,或許現在大多數人已經不知道了。
然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許昭英是當之無愧的現象級體育偶像。
在役期間,她先後為韓國奪得四塊金牌,憑藉清純可人的外表,被媒體奉上「體操公主」的稱號。
但就是這樣的對一個人,卻在一次偶遇中愛上了中國裁判黃力平,無論什麼都要嫁到中國來。
這個事情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不僅全韓國都在罵她「叛徒」,就連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
即便如此,也絲毫沒有阻止許昭英的決心:「我就是要嫁給這個中國人。」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兩人的生活究竟如何了?
許昭英是否為當年的決定感到後悔呢?
1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許昭英與黃力平確實沒有想像中那麼般配。
許昭英是1977年出生在韓國一個體育世家之中,她的父親是韓國知名教練。
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體育界相關的人脈、培養資源,許昭英都遠非其他人能比。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許昭英從小便接受了專業的體操訓練,實力自然在同齡人中非常出眾。
反觀黃力平,條件就要比許昭英差上不少。
1972年的時候,黃力平出生在湖北一個普通家庭中。
因為當時國內教育資源還比較有限,再加上高考難度極大的原因,父母早早便開始為黃力平的未來規劃,至少也得學門有用的手藝。
思來想去也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最後便將6歲的黃力平送到當地體校,開始接受體操訓練。
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黃力平很快便展現出來驚人的天賦,開始漸漸得到隊里的重視。
從這一點來說,黃力平與許昭英都算是天賦型的選手。
不過,兩個人對待訓練上,卻表現出來天差地別的差距。
許昭英對於體操訓練並不感興趣,在小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父親逼迫的時候才練習,不管的時候也不會主動。
當時她的目標,其實還是好好學習將來考大學。
所以從最初開始,許昭英都不是走傳統體校晉陞路子的,最多就是在父親的訓練下練習技術。
反觀黃力平走的是傳統體校成長路線。
其他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他在訓練。
其他同學在讀書的時候,他在訓練。
其他同學在睡覺的時候,他還在訓練。
黃力平每天封閉在體校之中,唯一知道的也只是訓練、訓練、沒日沒夜的訓練。
正是這種玩命刻苦的訓練模式,讓黃力平在12歲的時候便被選入到湖北省隊之中。
在13歲的時候又完成三連跳,成為國家隊正式成員。
可以說,黃力平的年少成名,完全是憑藉著他的努力換來的。
反觀此時的許昭英,在黃力平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在享受著快樂的初中生活。
可以說,兩個體操天才之後的際遇差距,其實也是從這個時候被拉開的。
2
加入國家隊之後的黃力平,開始頻頻在出現在各大賽事中。
不過因為一直以來體操都算是國內的強勢項目,很多知名選手在這裡聚集,
再加上此時恰逢李小雙、李大雙的時代,黃力平幾乎沒有什麼登場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李小雙、李大雙這個哥倆,還是黃力平曾經在湖北隊的隊友,三人還一次拿下過全國冠軍。
只能說,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無奈。
黃力平要天賦有天賦,要實力有實力,只可惜與李小雙、李大雙撞到了一個時代。
就這樣,黃力平在國家隊渾渾噩噩度過了8年,期間黃力平很少能夠獲得征戰國際賽場單人項目的機會。
即便有幾次僥倖被選出,也會撞上李小雙、李大雙這哥倆,導致遲遲難以獲得單項獎牌。
直到1993年,李小雙、李大雙哥倆不約而同的出現生病困擾,黃力平終於獲得機會隨隊征戰東運會。
黃力平也確實抓住了這個機會,順利幫助隊伍拿下一個團體冠軍金牌。
遺憾的是,在單人項目上,儘管黃力平表現優異,但卻依舊沒能拿下任何獎牌。
不過,因為此時體操隊的王牌選手依舊在養傷階段,所以黃力平還是獲得了隨隊參加1993年世錦賽的機會。
也恰恰是在這裡,他遇到了一生摯愛的許昭英。
黃力平與許昭英是在英國伯明翰相遇的。
這一年的時候,黃力平算是國家隊主力隊員,但此時的許昭英才是一個剛剛被選入韓國隊的新秀。
當時黃力平並不了解實情,只以為許昭英和自己年紀相仿,開始對她展開猛烈的追求。
這嚇壞了當時的許昭英,想也沒想當場就拒絕了黃力平。
畢竟按照這個時間來算,許昭英還僅僅只是一個16歲的高中生而已。
雖說運動員的思想都普遍比較遭受,但許昭英畢竟不算是正常的體育運動員,在加入國家隊之前,她也一直在校園生活,思想上還屬於比較太真浪漫的那一種。
而且,黃力平與許昭英之間還有難以跨過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國界。
所說愛情無國界,但運動員本身是分國籍的。
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國家征戰,大家立場不同,很難產生共鳴。
眼看著沒有機會,黃力平也不強求。
兩人自此分開之後,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裡都在也沒有聯繫。
而回到各自國家的兩人,都開起了自己事業的最高峰。
年輕的許昭英,在經歷了世錦賽的洗禮之後,開始迅速成長起來,在之後的幾年裡為韓國隊奪得了四枚金牌。
黃力平的發展雖然比不上許昭英,但也相差無幾。
1994年,在過去一直被李小雙、李大雙兄弟倆壓制的黃力平,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在這一年的亞運會中,黃力平一人收穫了單項比賽一金兩銀,還幫助隊伍拿下了一個團體冠軍。
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許昭英簡直不敢相信,這還是曾經在英國那個怯怯向自己示愛的傢伙嗎?
不過這一次,兩人終究只是隔空相望。
回國之後,憑藉歷年功績,黃力平在1995年的時候被評為國際級運動健將,並隨隊參加了1996年奧運會。
當然了,因為黃力平年紀少長的原因,在奧運會結束之後,他便選擇了退役,自考成為了一名國際裁判。
值得一提的是,黃力平憑藉著21歲的年紀,也成功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國際裁判。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轉型成為裁判,兩人才能有再次相遇的機會。
3
1998年亞運會上,黃力平以裁判的身份,回到了這片曾經征戰的賽場上。
當他看到選手名單的時候,原本平靜的心情忍不住再次想起漣漪——許昭英,這個許久未見的名字再次出現。
實際上,這些年黃力平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許昭英的思念,只是因為曾經的時候是對手,彼此之間立場不同,所以遲遲不能逾越半步。
不過現在,就沒有這個阻礙了。
在比賽結束之後,黃力平買了一堆自認為討女孩子喜歡的禮物,再次出現在許昭英的面前。
用自己平時自學的韓語,磕磕絆絆說道「你好,我叫黃力平……」
看著黃力平這副笨拙地樣子,許昭英不由的嫣然一笑。
許昭英順手從黃力平懷裡抽著一袋零食,用英語說了一句「我叫許昭英,謝謝你的零食」,隨後揮手蹦蹦跳跳離開了。
之所以用英語,只是因為作為國際裁判的黃力平必然也會。
許昭英其實在用這種隱晦的方式,接受者黃力平的好意。
自此之後,兩人的聯繫便開始頻繁了起來。
黃力平日常看到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第一時間買下來送給許昭英。
而許昭英也會在平時沒有訓練的時候,主動約黃力平出來。
一來二去,兩人的關係越來越近,五年的單相思,在這一刻終於化成了雙向奔赴。
2000年,已經是23歲的許昭英,也到了該考慮退役的時候。
在韓國,與動員退役無非也就那幾個選擇:回家、讀書、娛樂圈……
而許昭英選擇的,恰恰是那條最難走的路,讀書。
她回家告訴父母,自己要到廣東的中山大學讀書,而且學習的還是中文系。
之所以這麼選擇,當然是因為想能夠好好了解黃力平。
父母聽後當然不願意,即便是學習中文這一條,已經是觸及到當時韓國的底線,更何況是還和中國的男人糾纏不清。
許昭英無法說服父母,乾脆直接離家出走,獨自一人悄悄跑到廣東。
聽聞此事的黃力平非常感動,也下定決心順勢與許昭英表白,兩人順利走到一起。
很多時候,情感就是這麼奇怪。
兩個互相喜歡的人遲遲無法表白,但是在巨大阻礙面前,往往會迸發出更濃烈的衝動。
兩人的這個絕對,為彼此都惹上的巨大的爭議,
在韓國,所有人都罵許昭英「叛徒」,父母險些與她決裂。
在中國,黃力平的名聲也不見得有多好,即便不說也能想像的出來。
兩人在這種爭議中,在2002年選擇大婚。
不過為了尊重彼此的喜歡,兩人都沒有改變國籍,就這樣成為異國夫妻。
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段感情,但這段異國之戀,兩人維持了整整二十年,甚至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過去的我們常常覺得「愛情可以跨越國界、可以跨過任何阻礙」這句話顯得有些空泛。
但當他真的出現在面前的時候,卻有停滯不前。
其實愛沒有那麼複雜,本身就是一種衝動而已。
而衝動之後在與理性的對抗中,依舊選擇堅守彼此不放手,才是最難得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