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行車「28大杠」是我們最深刻的記憶,當中一條「橫杠」,是那時候小孩子學騎自行車最大的困難,也承載了許多感動的瞬間、浪漫的回憶。但是,後來這些自行車逐漸都取消了「橫杠」設計,那「橫杠」設計最初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後來又逐步取消了呢?
自行車簡史橫杆曾是主流設計
現代自行車最早出自法國西夫拉克伯爵的「木馬輪」設計,最早傳入中國是清同治年間。作為稀罕物從上海到了清皇宮。第一個騎自行車的是光緒皇帝,隨後自行車在中國得到長足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更是成為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數量上億!
最早的資料可以看到自其誕生以來中間就有一根橫杠,後來又增加了轉向設計。歷經多年使用、修改最終成型以後,也是帶著橫杠設計的。直到自行車引進我國後「大橫杆」的設計也保留了下來,那這樣的設計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老式自行車的橫杠與下面的兩根支撐相連,組合成為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形狀。這樣的設計使得車身的穩定性增強,不易變形。車身的強度也得到了增強,那就使得車速可以更快,同時這樣的三角形設計也保證自行車在不平整道路上的安全行駛。
其次,就是橫杆自行車在那個年代非凡的載重能力。自行車在清朝末年傳入中國,那個年代國內基本沒什麼工業化可言。運輸業還處於「車馬牛羊、肩挑背扛」的狀態。自行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還是皇室貴族才能用的洋玩意兒。直到新中國成立,國內企業開始自主製造,自行車才慢慢走進人民的生活。在逐步走進工業化的時代背景下,載人載物是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最基本的需求。
橫杠設計增加了自行車身的強度與穩定性自然就使自行車的承重能力大大增強,同時橫杆相當於多了一個「掛點」就使自行車能載更多的貨物或人,並且橫杠的穩定設計大大的減少了車輛折損的概率。最典型的廣泛使用例子就是當時郵遞員使用的郵政「28大杠」。基本上是人手一輛。
時勢造英雄,時去英雄老
既然橫杠使自行車得到了「史詩級」加強,那為什麼後來出產的自行車都取消了橫杆設計呢?尤其是新世紀乃至於後來井噴式發展的「共享單車」清一色的沒有橫杠設計呢?總的來說一句話:廉頗真老矣!
橫杠消失原因:適應女性騎車需求
早在自行車誕生初期,就有過為了適應女性使用而不帶橫杆的自行車。騎過自行車的朋友都知道,尤其是女生們體會更真切。裙子是女性非常偏愛的穿著。如果穿著裙子或者超短褲,騎自行車就非常不方便了。夏天的裙子比較短,騎上自行車本來就容易「走光」。如果再有一根大杠橫在中間,這上車下車畫面可真是難以想像。秋冬季的裙子都比較長,帶著橫杠的自行車上下都容易纏住,造成安全隱患。所以,不帶橫杆的自行車就應運而生,可以讓女生們輕鬆享受騎行。
橫杠消失原因:原材料的升級
自行車誕生最初是木質車身,後來發展到鐵質車身。為了讓自行車車身有足夠的強度來完成載重需求。建國以後到90年代國內生產的自行車車身以鉻鉬鋼製為主。這種材質比較笨重,並且隨著使用年限拉長,掉漆以後容易氧化生鏽,那就需要在結構上增加車身的強度和穩定性,那橫杠就是最好的選擇。隨著材料科技的進步,現在的鋼鐵材料的強度大大增強,並且有很多新型材料加入自行車身的製造,比如碳纖維、強化工程塑料等等。這些升級就能使自行車身輕盈且強度高,就不再需要橫杠來支撐了。
橫杠消失原因:更便捷的交通方式出現
老式自行車橫杠消失最主要的原因,是更先進、更便捷的交通方式的出現。隨著科技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國內經歷了自行車到摩托車到汽車再到後來的電動車的發展歷程。自行車本身隨之退出了歷史舞台,我們不再需要它承擔載重出行的任務。再到後來我們提倡綠色環保出行自行車又回到日常生活中,這個時候寬闊平坦的公路也不需要橫杠來強固車身了。而且,自行車也不需要承擔載重任務,轉而向輕便美觀發展了,橫杠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28大杠」在異國他鄉的新生
雖然,在國內已經很少看到帶著橫杠設計的「28大杠」了。但是,中國企業們卻給他找到了新生之地。勤勞的非洲人民很好發揮了「28大杠」結構堅固、載重能力強的特點。5麻袋碳、500斤香蕉輕鬆拿下!一如過去在中國,現在「28大杠」已經成為非洲地區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
隨自行車橫杠消失的國民情懷
在中國,老式帶橫杠的自行車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經基本退出了歷史舞台。留下的也是數量稀少的「道具」式的存在。這是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老式自行車的橫杠卻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印象。在很多文藝作品裡都有它們的身影。
閉上眼我們可以回憶起自己第一次騎自行車的情況:矮小柔弱的少年,斜著身子,一隻手搭在橫杠上,一隻腳穿過橫杠下。好像掛在自行車上,就這麼顫顫巍巍的前行,倔強而又堅定。
我們還見到過相愛的一對戀人同騎。自行車穿過田間草地,穿過城市鄉村的公路,穿過微微春風,穿過炎炎夏日,穿過秋葉紛飛,穿過飄飄落雪。女孩兒坐在橫杆上帶著笑意就這麼依偎在男孩兒懷裡,男孩兒嗅著長發飄飄的芬芳緊握把手,溫暖而歡愉。
我們看到過一位堅毅的父親,帶著愛人,載著孩子。母親斜倚著坐在后座,弟弟在她懷裡,姐姐坐在橫杠上,依偎著爸爸寬闊的胸膛。不管車子駛向何處,這樣的溫情就算是現在最先進的汽車,也給不到我們。或許要再現這樣的溫情畫面,這樣美好的回憶只能在夢裡。
結語:
任何工具、任何設計最終都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因為人類科技的進步不曾停下腳步。同樣在追求便捷、效率的現代社會,擁有橫杠的大型自行車如「28大杠」雖然還能在別的國家發揮餘熱,但在國內畢竟早已退出了主流市場。科技、社會的進步是眾望所歸,落後的工具必然會淘汰。但是,自行車大橫杠承載那兩三代人太多非常美好的回憶,承載了太多
每每想起來都使人淚目的親情、愛情。作為國民情懷擔當,「橫杠」必將成為一種經典設計,保留在人類文明的歷史裡。
作者:胖天天 校稿: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