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擲硬幣與領地簽
自從NBA聯盟成立以來,選秀大會就成為了這個聯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在NBA成立初期,選秀順位的確定則是以簡單粗暴而著稱。
在那時,沒有什麼所謂的樂透抽籤,戰績最差的球隊就會獲得當年的狀元簽,戰績第二差的則是榜眼,以此類推。這樣一來,在當年常規賽結束之後,各支球隊的選秀順位都已經確定。如果兩支球隊戰績相同,則就需要通過擲硬幣來決定誰的選秀順位更靠前。
除了簡單粗暴的投擲硬幣之外,在NBA成立初期,還有一種被叫做領地簽的東西。即一支球隊能夠在選秀大會之前搞定球隊所在地區大學的潛力新星。自從1949年起,一共有22人是通過領地簽的方式,其中不乏維爾特·張伯倫、湯姆·海因索恩、「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這樣的名人堂球員。
不過,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有很大的弊端的,很多球隊為了拿到好的簽位開始瘋狂擺爛。終於在1966年,NBA決定做出調整,戰績最差的球隊不再自動獲得狀元簽,而是東西部最差的兩隊通過擲硬幣的方式確定狀元簽歸屬。與此同時,領地簽也在這一年被廢除。這是NBA樂透抽籤的雛形,從某種程度上說,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球隊擺爛的概率。不過從整體規則來看,戰績相對差的球隊依舊有極大的概率獲得高順位選秀權。因此,擺爛的問題其實並沒有被徹底解決。
2、冰凍的信封
1984年,NBA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一是邁克爾·喬丹進入了聯盟,另一件大事就是大衛·斯特恩成為了NBA總裁。從那之後的30多年,NBA飛速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成熟的體育聯盟之一。不得不說,喬丹和斯特恩都對NBA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斯特恩上台之後,他對樂透抽籤制度進行了極大的改革。在1985年的樂透抽籤儀式上,斯特恩將之前的抽籤制度全部推翻。他把所有參加樂透選秀球隊的名字放入到相同的信封當中,然後抽取狀元、榜眼、探花,直到信封徹底被抽完。這也就意味著,樂透區內所有球隊抽得狀元簽的概率是相等的。
從目前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抽籤模式,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斯特恩做出這樣的改革是為了進行暗箱操作。有人曾經爆料稱大衛·斯特恩會在選秀之前將特定球隊的信封放入到冰箱之中。其後,他便能通過溫度感知區分,從而拿出他想拿出的那支球隊的信封。
在那幾年之中,陰謀論一直縈繞在NBA上空,斯特恩也是迫於壓力,在1987年再度改變了NBA樂透抽籤的規則。具體的方式,依舊是抽信封,但是抽籤只進行三輪,從而確認狀元、榜眼和樂透簽的歸屬。這樣的改變對於那些戰績相對較差的球隊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因為戰績最糟糕的球隊運氣最差也能抽到第四順位。
3、改變命運的乒乓球
1990年,大衛·斯特恩對於樂透抽籤又進行了一次改革,他在抽籤當中引入了乒乓球這樣的概念,採取排列組合的方式,最大陷入的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於抽籤的干擾,公平性得到了極大的保證。
從那時起,人們就把抽籤時候所使用的乒乓球稱之為「改變命運的乒乓球」,因為選秀大會簽位的好壞,已經全是靠運氣,拿到高順位的球隊,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復興。
起初,未進入季後賽的球隊按戰績好壞分別給予不同數量的乒乓球,戰績最好的獲得1個,第二好的獲得2個,以此類推這樣一來,當年未進入季後賽的11支球隊一共產生了66個乒乓球,將這些乒乓球同時放入一個機選容器,隨機從裡面抽出狀元、榜眼和探花簽,餘下的8支球隊按戰績好壞依次排位。
不過,這樣的模式同樣存在弊端,即戰績最差的球隊獲得狀元簽的概率為16.7%,而樂透區戰績最好球隊獲得狀元的概率也有1.5%,差距並沒有那麼大。所以,在1993年之後,NBA繼續改革,進一步拉大了戰績最好與最差球隊抽中狀元簽的概率。
改革之後,抽籤容器里依舊是放置14個乒乓球,每個球分別標上1到14的數字,每次抽籤隨即抽出4個組成一個數字序列,序列號所對應的球隊即算中籤。抽籤前,NBA將1000組數字序列按比例分給樂透球隊,樂透區戰績最差的球隊組數可以達到250組,而樂透區戰績最好球隊數字組數則是50組。即戰績最差球隊抽中狀元簽的幾率為25%,戰績最好球隊狀元簽幾率為0.5%。與此同時,樂透區戰績最差的球隊所能獲得的最低簽位,依舊是第四順位。
4、現狀
2017年9月,NBA公布了最新的樂透抽籤改革方案。其具體內容分為兩部分:其一,戰績最差的三支球隊抽中狀元簽的概率都將變為14%,剩餘球隊抽中狀元簽的概率也會依次減少,每支球隊大約降低1%-2%。其二,樂透抽籤決定的選秀順位從以前的三個增加到四個。從此之後,戰績最差的球隊最壞結果是可以得到5號簽,第二差的球隊可以得到6號簽,以此類推。
這樣的改變,目的就是為了杜絕日益明顯的擺爛現象,讓NBA的觀賞性進一步提升。
最後附上今年各支樂透球隊抽籤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