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但是誰能告訴你,你為什麼不能避免生老病死?」

「我們都知道,生命的單位是細胞,我們在看文章的每一位,都是由一枚小小的受精卵開始的。」

 「理論上,人的細胞在存活期間至多能分裂56次,而通過對細胞分裂周期計算,人類的極限壽命應該在120歲左右(大腦在150左右),而這個理論,就稱之為------海夫利克極限」

所以我們聽到的很多關於抗衰的原理,有些就是基於細胞的活性做文章的,但是如果他告訴你能增加細胞分裂次數,基本就是假的,不然諾貝爾不香嗎?


「細胞在時間長河中會不斷分裂和死亡,就像我們走正步的號子:1 2 1,反覆衰老和凋亡,分裂的新細胞不斷代替老的細胞,這就是我們不斷成長的秘密。」

  「只是可惜,這樣的分裂過程並不是無限續杯的可樂,到了時間就結束了。」

  「1965年,斯坦福大學海夫利克教授發現,人類細胞不可能自我複製超過57次,每個細胞在複製56次後就會死亡。」

「細胞就像一台印表機,每隔一段時間列印一份文件,當列印到第56次時,墨水就被用完,並且還找不到添加墨水的方式」這個墨水就叫端粒酶。

  「在DNA的兩端,在一種叫『端粒』的存在,這種事物在細胞分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負責保持染色體完整,細胞每分裂一次都會讓端粒變短一些,當端粒短到無法保護基因結構時,細胞就會抑制生長、停止複製,步入衰老。」

「這,就是海夫利克極限。」

人類誕生至今,已經上天入地的科技卻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阻撓人類永生的絆腳石(雖然永生不見得是好事)。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答案,是有的!」

  答案就是「海拉細胞系」,HeLa這個名字取於原患者海瑞塔·拉克斯的姓名前兩字母。

 海拉細胞是美國黑人婦女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宮頸癌細胞的細胞系。一位外科醫生從她的腫瘤上取下組織樣本,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培養,至今仍被不間斷的培養。

不同於其他一般的人類細胞,此細胞株不會衰老致死,並可以無限分裂下去。此細胞系跟其他癌細胞系相比,增殖異常迅速。

自誕生以來到2019年已經68年了。在醫學界,海拉細胞被廣泛應用於腫瘤研究、生物實驗或者細胞培養,已經成為醫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於是,才有了後世大家都知道一個常識——癌細胞系是『永生』的,只要有合適的培養環境,它就能無限分裂下去。」

  「不過我們卻不能使用這種方式嘗試獲得永生,畢竟我們體內細胞的分裂周期一旦被打亂,不能按時衰老,那就會轉變為惡性腫瘤,和正常細胞搶奪營養,危脅到我們的生命!」

「人類平均壽命在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加持下,已經在逐年提升,全球平均壽命前28名的,平均年齡都在80以上,第一的是日本的83.7(預期壽命)!」

註:中國【53名】76.1歲。

「但是這樣我們滿意了嗎?並沒有!」

「而且就算人類科學進步,我們特別注意保養、養生,可以活到120歲,那麼我們會滿足嗎?不會,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我們還會追求150歲,200歲,所以這遠遠達不到永生的程度,那該怎麼辦呢?」

海夫利克極限告訴我們,人的細胞只可以分裂56次,但是人類的細胞如果可以一直分裂下去呢,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一直活著。

只要找到那個不讓細胞停止分裂的機會。

「所以就在2002年,這個『機會』終於被人找到,2002諾貝爾:悉尼·布雷內、羅伯特·霍維茨和約翰·蘇爾斯頓用線蟲作生物研究對象,發現細胞的死亡是有基因進行控制,有著固定規律的程序行為。」

  「這項發現,震驚了整個醫學界,因為它認定細胞死亡是一種生理性、主動性的『自殺』,像是一種被冥冥中編好的程序!」


 「也就是說,我們以為衰老是自然進程,但實際上卻有可能是基因的缺陷!如果我們能修復這種缺陷,就有望戰勝衰老,獲得永生!」

當然,雖然有了目標,但是多少年能達成,甚至能不能達成,誰也沒個底,科研有時候就是賭B,也許明天,也許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