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和意識是一回事嗎,看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都說了什麼?

昨天,我們講到了靈魂,似乎在我們看不到的維度里,真的有靈魂存在,科學家似乎也用特製的生物電成像相機,捕捉到了它們的神秘身影……隨著科學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或許某一天能夠解開這個困擾人們數千年的終極謎題。今天我們來聊聊意識,意識會不會就是困擾我們幾千年的終極答案呢,靈魂有21克的說法,但是你知道嗎,意識也是有重量的,科學家一直都試圖解開其中的無窮奧秘。

在如今的21世紀,與人類思維最為接近的人造產物,可以說是就是我們目前所使用的互聯網了吧,在大約十年前就有一位數學家提出構想,利用單個電子的重量,來估算現今網際網路電子的重量:某一天,他將一份電子文檔拷貝進電子閱讀器,奇蹟般發現電子閱讀器的重量發生了極其微弱的變化,這讓他感到非常的驚奇,會不會人腦中的思維(意識)也會隨著我們閱歷的增長而增長呢?

我們都知道大腦的思考,來源於神經元突觸的電信號與化學的反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大膽的猜測,這些流轉於我們大腦之中的電子,甚至是我們身體之中的生物電,也是有重量的呢,即便這種重量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它們仍舊存在。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的存儲容量大約是一千萬億位元組,大概有900TB這樣子,可見大腦結構的複雜,來源於單細胞生物演化的可能性幾乎已經完全接近於零。

大腦結構的複雜程度堪稱逆天,縱然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仍舊無法造出一個擁有完整功能的大腦,這不禁讓人更加覺得生命的偉大……或許今天的我們,早已被自己「無所不能」的幻想所迷惑,殊不知世界之大、宇宙之大,在人類文明誕生的過程中,我們只不過是真理的發現者罷了。

在擁有好奇的同時,我們也要時刻保持謙卑,物質世界裡,我們唯一不會受到物理約束的可能就是我們自身的意識了吧,雖然對於現代科學來講,意識的成因仍舊是許多假說與推測。這個命題讓人既失落又興奮,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讓自己的記憶,自由穿梭於過去、現在與未來,不受時間的束縛,也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

你的意識既可以回到兒時的鞦韆與田野,也可以專註於當下或者是去構想美好的未來,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無形的意識卻表現的就像是在量子態下的物質,你的記憶,想法,念頭疊加在一起,既不矛盾也不衝突……大腦之中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經過編製或者編程的神經細胞微管,這種微管結構會源源不斷地產生量子態的意識流,當生命存在時,意識通過微管產生的意識流,與物質軀體發生交流,而當生物軀體死亡,微管結構不再能夠產生意識流,但真正的意識卻並未消失。


冥冥之中似乎和玄之又玄的靈魂對應上了,當身體停止呼吸,心臟不再跳動,我們不過是結束了一段旅程,而下一段旅程即將開始。真正的意識並未消失,而是以量子態繼續存在於宇宙之中,如果將人類比作收音機,那麼神經微管的結構就是收音機的天線,意識流就是無線電信號,通過天線接收而產生,而發射無線電波也就是意識的源頭,而這個源頭可能就是偉大的造物主!


宇宙之大,單純用數字與數據是無法讓人產生切身的震撼的,但每個人抬頭仰望星空之際,都會被星空的深邃、宇宙的浩渺深深的吸引,組成我們身體的物質,與星辰一樣的古老,而我們的思維與意識卻是如此的新鮮與智能。須彌芥子,一切物質都來源於宇宙,又組成了宇宙。


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只要你用心去觀察,都會見到整個宇宙的分型,如此瑰麗磅礴,我們既是宇宙也是星辰,不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去往何方,我相信,你的心胸都會像星辰大海一樣廣闊,而你的思維,也會如同星辰一般,璀璨耀眼!歡迎在評論區一起探討,喜歡這篇文章,還請幫忙轉發分享、點贊收藏,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我們明晚,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