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童年」時體型為現在兩倍

木星磁場(藝術圖)。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太陽系中的「巨無霸」——木星形成於太陽系第一批固體出現後的380萬年,其嬰兒時期竟比現在「魁梧」一倍,且當時的磁場強度是現在的50倍。相關論文發表於近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學》雜誌。

作為太陽系的「建築師」,木星不僅用其強大引力塑造著行星軌道,更在太陽系原始氣體塵埃盤中刻下獨特印記。研究團隊通過分析木星兩顆「小跟班」——木衛五和木衛十四的軌道特徵,成功還原了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成長檔案」。

這兩顆小衛星緊鄰木星,其軌道比著名的木衛一更靠近母星。研究發現,它們微妙的軌道傾斜就像宇宙考古學家手中的羅盤,指引出木星的原始模樣:誕生時木星體積相當於2000多個地球,磁場強度為現在的50倍。

研究團隊表示,經過45億年時光洗禮,太陽系仍保留著如此清晰的「童年記憶」,這一點令人驚嘆。這些發現為核心吸積理論提供了關鍵佐證,該理論認為木星這類氣態巨行星,是由岩石冰核不斷吸附周圍氣體逐漸「長大」形成。

研究團隊強調,就像通過老照片追溯一個人的成長史,破解行星形成初期的密碼,不僅關乎木星的身世之謎,更是理解整個太陽系演化歷程及獨特結構形成的重要拼圖。(記者劉 霞)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