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王欣、通訊員余健兵、何瑤)5月21日,在孝感市安陸市木梓鎮10千伏江河線驗收現場,一架配有毫米級定位模塊的無人機從江河線1號桿快速向電力線路和桿塔飛去,通過搭載的高清攝像頭逐基採集桿塔、設備數據,並自動回傳至後台系統,通過AI分析生成該條線路驗收報告。2小時後,這條6.3千米長的線路完成驗收。
配電線路是連接電力供應端與用戶終端的「最後一公里」,如何確保其可靠運行?國網孝感供電公司運用AI技術取代傳統的人工驗收,確保線路經過全面「體檢」後再投入運行,這也是湖北首次運用AI技術驗收配電架空線路。
「搭載有高精度GPS測量模塊的無人機沿著新建架空線路自主飛行,能通過多種視角清晰拍攝新建線路上的金具、耐張線夾、絕緣子串等部位的圖像,還能精準測量線路走廊、對地高度等安全標準數據。」國網孝感供電公司配電部副主任陳瑜介紹,後台系統依據採集到的圖片,通過AI技術逐張分析、結合數據等信息生成一份驗收報告,直觀顯示新建線路和設備施工工藝是否達標,相比傳統人工驗收,效率和準確性分別提升了50%和20%,可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