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發布《訃告》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史家、教育家、孫犁研究專家、作家郭志剛先生因病於2024年12月5日13時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郭志剛,1933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棗莊市,抗戰年代隨鄉遷徙,定居河北景縣。1954年秋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58年畢業留校任助教。1978年,領銜組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先後任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和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1986年晉陞為教授,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第四批博士生導師。1994年至2003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文)。
郭志剛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卓有建樹的學術名家,在現當代文學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孫犁研究等領域,做出了傑出的學術貢獻。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讀》(1980年),《中國現代優秀散文選講》(1982),《孫犁創作散論》(1986年),《荷塘記勝——論孫犁的散文》(1987年),《中國現代文學漫話》(1988年),《孫犁傳》(1990年),《中國現代小說論稿》(1991年),《孫犁評傳》(1995年),《中國現代文學史論》(1996年)等。2000年出版隨筆集《閱讀人生:郭志剛學術隨筆自選集》。2013年出版晚年自書詩集《拙真集》。
郭志剛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建設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和系統性的貢獻。1978年全國文科教材會議後,受教育部委託,郭志剛領銜主編當代文學史教材,與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十所高校專家合作,完成了《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上、下),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是國內第一部高等學校當代文學史教材,具有拓荒性和里程碑意義。1993年,郭志剛先生與孫中田先生合作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後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1995年,該教材獲教育部(時為國家教委)第一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此外,郭志剛還合作編選了與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相配套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上、中、下)》(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年);主編《中國現代文學書目匯要》(小說卷,詩歌卷 2冊,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4年);合作主編《中國三十年代文學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論辯書系·文學卷》現當代分卷共七種(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6年)。
《訃告》還稱,郭志剛一生淡泊名利,虛懷若谷,謙遜誠樸,正直高尚,堪稱立德樹人的楷模,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學習。遵照郭志剛先生和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不安排遺體告別儀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編輯/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