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本周末到來 上海分院各研究所準備了精彩活動

圖說: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將在全國百餘個研究所舉辦「中國科學院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一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又要來啦!本周末(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將在全國百餘個研究所舉辦「中國科學院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上海分院的各個研究所也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邀請愛好科學的市民朋友近距離領略科學的魅力,激發未來的無限想像。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將於18日下午在徐匯區岳陽路舉辦主場科普集市。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將科普送進學校和社區,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和孫勝利,將分別走進同濟中學和上外附中,為同學們帶去《迎接智能時代》和《ai背後的數學與物理》科普講座;19日下午在書香曲陽會客廳,還有一場關於宇宙「焰火捕手」的科普微課堂。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將在18日開放神光大科學裝置、「與光同行志報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和強光國家重點實驗室;19日,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模型、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模型、激光釹玻璃等展品將來到嘉定科技節科普集市展出。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徐家匯和佘山兩個園區的多個實驗室在本周末將對預約公眾開放,包括徐家匯園區的氫鍾實驗室、行星流體實驗室、上海天文台展示廳以及佘山園區的天馬望遠鏡園區;上海天文博物館將在18、19日兩天免費開放。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為報名成功的科學愛好者們準備了黃頂菊、番茄、苜蓿等無菌植物組培苗,可以帶回家種植;科研人員還將帶來玉米、真菌相關的互動實驗展示。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也將帶來多場探究性實驗和互動體驗。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將帶領公眾探訪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智能信息通信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等大科學裝置及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也將帶來各具院所特色的科普展示和活動。

據悉,自2005年起,每年5月的一個周末,中國科學院100多家科研院所都會「打開大門迎客人」,開放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等高端科研設施;開展科普講座、實驗演示、互動體驗、科普劇等覆蓋多個學科領域、形式豐富多樣的「硬核」科普活動;以院士為代表的一線科技工作者在真實科研場景中與公眾面對面;共同迎接新時代的科學挑戰,擁抱科學帶來的每一個機遇。

市民可以關注各個研究所的官方微信,獲取報名信息。報名成功的市民請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服從研究所現場安排,提高自身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