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競爭太激烈無法做實驗,就用中國空間站做實驗?

據美國《紐約時報》消息稱,中國外交部表示,願意與所有致力於和平合開外太空的國家和地區一道,展開更多國際交流。這為中國空間站變成一個可供世界各地科學家使用的空間站鋪平了道路。

為何如此呢?首先,國際空間站競爭太激烈了。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航天局的合作項目,其已運行了20多年。但國際空間站只提供給合作夥伴做實驗,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統統被拒之門外,這讓很多太空實驗無法進行下去。

其次,聯合國通過了「人人享有太空」的計劃之後,中國空間站就為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提供了實驗機會。特別是日內瓦大學牽頭的「伽馬暴偏振探測儀項目」,被允許在中國空間站做實驗。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空間站有兩大優勢,一個是擁有高速通信系統,可以將大量實驗數據從太空快速傳輸到地面,這能讓科學家及時分析所有有用的線索。二是,中國空間站還有一台「超級」計算機,可以在太空中對數據進行分析,讓科學家快速計算出伽馬射線來自哪裡。

正因為中國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支持聯合國計劃,才使得人人能夠「共享太空」,反觀美歐則關起門來不准他國科學家做試驗,確實不符合其一直鼓吹的「自由開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