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公司通過轉基因玉米使女性無法懷孕,科技與狠活有多恐怖?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陰謀論,也不是編故事和造謠,這件事是徹徹底底的真實事件,來自於20多年前,2001年9月9日The Guardian媒體新聞,最早更是可以追溯到已經解密的美國機密文件《基辛格秘密報告NSSM-200,控制發展中國家人口以確保美國獲得廉價海外資源》。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基因研究者將玉米基因改變,使玉米基因表達出一種特殊的抗體,源自免疫性不孕婦女白血球產生精子抗體的機制,女性食用這種玉米後,可以在體內產生抗體,使精子變得沉重,失去活性,從而達到避孕的效果。

《中國婦女報》曾在2000年9月15日第006版刊登過這樣一篇文章:

《湖南中醫導報》2000年第3期也曾發表過類似的新聞:

無獨有偶,除了轉基因玉米,美國也對大米進行轉基因研究,並曾經在中國,對兒童進行實驗。中央電視台在2012年曾經播出一個節目《米之謎》,其中對美國2008年在中國湖南省一所小學對幾十名進行轉基因大米實驗提出了諸多質疑,而令人氣憤的是,這項實驗中不乏來自中國的合作者,而這種轉基因大米,當時並沒有在任何一個國家上市銷售。

再來說一下為何美國不遺餘力地對最基礎的食物進行基因改良,這不得不提到美國早在1974年就開始的一個機密文件:《NSSM-200》。

原文地址如下:

https://www.bibliotecapleyades.net/sociopolitica/NSSM_200/NSSM_200.htm

該文件的重點之處為「該研究應為美國處理外國人口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提供可能的行動方案」,並提出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影響,而如何將這種方案順利的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按美國的想法,需要隱瞞其對美國安全和利益的意圖,用有利於對方利益的方式去讓他們相信,這樣才不至於受到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反對。

而具體實施手段,則通過戰爭、某些政策、還有前面提到的可以使女性避孕的玉米,以及轉基因主糧。

知網上也有大量學者對於該秘密檔案公開後發表的論文。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簡單的食物加以高科技技術改良使其更適合人體,看似沒有任何問題,就好比最近非常具有爭議的海克斯科技,科技與狠活造就了難以想像的各種調料、添加劑,甚至是為了銷量,為了口感,故意研發的某類色素、香精,你喝的一瓶果汁,很可能裡面一滴水果原汁都沒有;喝的奶茶沒有奶,巧克力沒有可可粉,羊湯是勾兌的,羊肉片是豬肉鴨肉做的,醬油沒有經過釀造也是勾兌的。

看似都符合國家標準,但符合老百姓標準嗎?董明珠說過一句話,國家給你國家標準,那是底線,我們製造的產品要高於國家標準。

這就好比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一個人雖然守法,但是毫無道德,能說這個人是一個正能量的好人嗎?那每年國家還評什麼道德模範?!

做一個良心企業,首先要講良心,良心即是道德情感的最基本形式。

再反觀美國研究的使女性不孕的轉基因玉米,同樣出自科技與狠活,沒有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如此高科技支持,根本無法實現,而這些科學家顯然把科技運用到了損人利己的做法上。

鄧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指科技要服務於人民,食品行業的科技運用要服務於消費者,而不是成為資本盈利的手段,當然,這跟企業的宗旨看似有些違背,企業的宗旨是以盈利為目的,但違背消費者意志,用損害消費者身心健康的科技來盈利,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也必然會被消費者抵制,由其是「雙標」行為,更是難圓其說。

各種食品科技的興起,增加了色香味的體驗,提升了整個調料、食品添加劑和餐飲業的產業附加值,食品行業到底需不需要科技?還是只需要最原生態的天然綠色食品?想必,消費者,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轉基因玉米、大豆、大米的出現,更是在消費者群體里產生了比較大的爭議,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但可能大家更是沒有想到美國還能運用科技手段來干預人類的繁衍生息,真是遇到這種科技產品,就問你怕不怕?


#海克斯科技與恨活#​

#食品安全 滿滿的海克斯科技#​

#科技與狠活 辛吉飛#​

#辛吉飛 揭開食品鏈內幕!#​


PS.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