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活探索·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個人作品·短論·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視野之窗

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宏大複雜而重要的問題,絕不是三言兩語和幾篇文章甚至幾部著作就可以談或者說論述清楚的。(事實上,這方面或者與這方面有所關聯的文章、文獻和著作不僅是汗牛充棟了,可以說簡直浩如煙海了,實在是不勝枚舉;好在對此類問題有所關注的人們或淺或深或零碎或系統,都會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除非誰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一門心思只想過自己狹隘、實際而安穩的小日子。)

然而,我們可以粗線條地抽取某些方面的基本內容,談談一些或深或淺或公允或偏執的思索和看法的,哪怕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也好,畢竟,矚目就可能引起發現,進而予以關注、關心和關切,而不是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草莽一生。或許,「無數渺小零星的思考」就可以「填滿人的一生」?(維特根斯坦以為的)雖非完全如此,但至少也可能觸及我們的諸多感知、思索和認知的。畢竟,人是有著自主意識的思考動物。

人類容顏

換句話說,人總是需要一些哲學思考的,儘管「哲學不能改變世界,卻能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吧?所以——

弄清楚人類存在的道理和內涵,對我們來說還是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如果這樣,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思考,儘管這麼說可能仍然是老生常談而枯燥乏味。

1. 人是什麼?換句話說,我是誰?我們是誰?我們生命的存在形式與內容所包含的意蘊是什麼?或者說,人的生命的實質和真相或意義是什麼?

2. 生物性碳基生命(Biological carbon-based life)的個體人如何產生並形成自主意識,如何獲取自我覺識和認知的?而且,這些意識和認知與環境、別人乃至人類歷史和人類整體狀態有著什麼樣的聯繫?自主意識對於每個人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人類生命形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其可能性拓展的範圍究竟會有多深多廣多久多遠?

3. 如何找到自己在這個社會和世界上的位置?如何進一步擺正並建立「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並經由個人的努力和與別人合作,創造有益於自己、別人和人類社會的價值的?

4. 未來的人類將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進步和突破?換句話說,那時的人類將會怎麼樣重置、開闢、拓展和完善生命形態及其與環境和宇宙的關聯?進而更新和充實人類繼續存在的內涵?

生命態

——如果說演進至21世紀的我們真的能夠在真正層次和層面上弄清楚這些問題,那麼,我們或許就可能明白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並進而清除迷信、積弊、陋習和頑疾,更新、利用和藉助觀念的拓展、智慧的精進和科技的創新而不斷地增益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廣蘊含。

首先,人是什麼?換句話說,我是誰?我們是誰?為什麼會誕生?為什麼會誕生獨具個性特徵的個人?我們生命的存在形式與內容所包含的意蘊是什麼?個人生命的演繹會產生什麼?最終的目的地和價值指歸何在?還有,儘管形形色色的個人的稟賦、心智、慾望和能力各有不同,可是,總體上我們到底能夠和應該做什麼?

當然,對這些問題的覺知、探索、思考、理解和認知,並形成某種概念、觀念或信念,必然與每個人「自身的感知」尤其是「大腦意識活動」密切相關,也與每個人的社會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如果喪失了「大腦感知」和「健全的心智」,那麼其一切必將無從談起了。很多時候我們所以為的現象其實是不準確的,至少是不完全的。比如,某人或某些人存在必然掩蓋了某些不存在的人,而某些不存在的人怎麼能知道「人是什麼」?進一步說,如果「某人」或「某些人」不存在了,那麼,其此前「以為的存在」究竟又意味著什麼?

因此,雖然個人生活在群體社會當中,我們首先還是要弄清楚一個個自己的各方面情況,知曉自己的生命內涵和生活存在目的、意願、責任、義務和作為。換句話說,作為人,必須要知道自己是不同於別人的人。

聯想

其次,作為「碳基生命」(Carbon-based life)形式的人,是如何形成「自主意識」,如何獲取「自我認知」的?這當然不能像古人或舊時代人們僅僅是從本能或樸素的經驗從發覺得的那樣了,也就是說,現代文明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發展進步給我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革故鼎新,人們的自主意識空前增強了,人們早已經可以輕輕鬆鬆憑藉新銳觀念和科技成果,知曉了我們「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了,也就是說,現代人認識自我、別人、社會和世界的廣度、深度和正確度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可見,如果沒有或者缺乏現代知識和方式方法,我們還不是如同茹毛飲血的古人或矇昧無知的舊時代那些人們那樣?儘管至少說當今時代的我們人類與50000年以來的那些人們(智人)的「肉體的生物機能性狀」方面實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和進步,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些樣貌「冠冕堂皇」了許許多多,事實上,也不過是披上了現代文明的「絢麗華美的外衣」罷了。

面孔

當然了,我們許多人所知道的東西早已經今非昔比了不是?問題在於,我們怎麼樣才能在繼承人類文明優良成果的基礎上,真誠協作(因為,「正是合作讓人類群體和整個社會具備了取得集體目標的能力。」——彼得·圖爾欽),進一步將人類文明前進的巨輪推向健康、科學、良性和美好的未來?避免重蹈歷史上那些黑暗恐怖腥風血雨的覆轍。

也就是說,當今時代的人們,基本上相當清楚我們「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了,知道我們人類自身及其與生存環境的關係,更知道我們每一個單個的人與別人、社會和人類歷史的千絲萬縷的關聯。而且,隨著一個個個人在知識信息、心智稟賦、智商情商、學習能力、自我修為和實踐能力等等方面的進階,我們似乎更明白我們該如何「做人做事」了,而決不是僅僅為了一己之私而貪得無厭恣意妄為,造成害己害人的惡果,甚至災難。

模擬場景

當然,儘管說我們人類歷史進程當中,曾經發生過許許多多麻煩、動蕩和災難,遭遇了罄竹難書的痛苦和磨礪,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好在畢竟已經成為了過去。只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說,我們人類必須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治理社會生活的良方,根除弊端和頑疾,切實保障當今和未來的「文明巨輪」繼續駛向安全、太平和美好的一個個目的地,這就是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必然賦予。

再次,我們現代人該如何找到屬於自己在這個社會和世界上合適的位置?且如何才能進一步擺正並建立「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以期經由個人的努力或與別人合作,創造有益於自己、別人和人類社會的價值的?這一切都是毋庸置疑的。換句話說,我們現代人應該如何作為,才能與時代、環境和社會相匹配相和諧?也就是如通常人們所說的「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文明


因為,當今時代的社會生活現實表明,這個世界雖然各方面進步很大,與之前的社會相比,可以說是翻天覆地了,而事實上很多方面並非如人們一廂情願想像得那麼美好,也就是說,現代社會世界總是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如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增大、地區矛盾和動蕩甚至戰亂、環境惡化、病毒肆虐,等等),需要人類齊心協力持續努力去予以克服、推進和完善。不然?我們的出路會在哪裡?人類的出路會在哪裡?美好的願景又如何才能實現?

是的沒錯,我們人類當今的社會生活環境、質量和景觀業已有了相當大幅度的改觀;但是,社會世界諸多問題若不能得到穩妥地處理和解決,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等等方面的問題不能獲得提煉、更新和躍遷,那麼,人類的美好的社會生活就難以實現。這與其說是社會、地區和世界的問題,毋寧說是一個個「人的問題」。因此說,如果人類的心智、稟賦、天性、智慧和能力尤其是道德意識不能獲得根本性的較大幅度的錘鍊和提升,那麼,人類的美好未來就可能出現新的難題。

最後,如果當我們能夠齊心合作,堅韌不拔地根除人類社會生活的許多頑疾(其中也包括消除人們意識形態的「偏執」或「心魔」),比較穩妥有效地處理和解決好當前各個方面各個地區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問題和難題,而且,還必須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就是說,未來的人類將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進步和突破?換句話說,那時的人類將會怎麼樣重置、開闢、拓展和完善生命形態及其與環境和宇宙的關聯?進而更新和充實人類繼續存在的內涵?

——這些問題和難題仍然是擺在我們全人類面前的重大課題。(不得不說,從某些層面和角度上看,令人遺憾的是,對人類宏觀態勢的哲學性思考依然局限於「精英小眾」層級範圍;儘管的確有越來越多人們也在某些因由之下思考個人或人類命運的嚴酷現實,然而,大眾層面的警醒狀況依然不容樂觀。換句話說,大眾的生活或生存壓力依然沉重。)

放飛夢想

總而言之,人類的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自然是對人類本身而言的,就是說,人類創造、積累的文明成果只能是有益於人類自身的。因為,哪怕是未來人類文明的種子可以播撒至地球之外的某些外太空範圍,但與無限浩瀚的宇宙而言,仍將是有限的,微乎其微的。所以,如果要談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注重的領域仍然必須是人類自身以及與之關聯的地方,這種價值和意義的指歸完全是由人類自身的需求和局限性所決定的。

因此,人類的事務還是必須由人類自身去做的,而且也是完全有能力能夠儘可能做得盡善盡美的,因為,無論如何,人類的向真向善向美的生存意志、夢想和願望還是生命世界當中不可違逆的總的趨勢;不然,我們人類真的就會喪失了存在的必要、價值和意義了。

古藍雲 2022.4.2.

呵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