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創造的故事」(90)——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定律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定律


邁克爾·法拉第 (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出生於英國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只讀過兩年小學,曾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是全世界知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由於他在電磁學方面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發動機等,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交流電之父」邁克爾·法拉第

1820年H.C.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後,許多物理學家便試圖尋找它的逆效應,提出了磁能否產生電,磁能否對電作用的問題,1822年D.F.J.阿喇戈和A.von洪堡在測量地磁強度時,偶然發現金屬對附近磁針的振蕩有阻尼作用。1824年,阿喇戈根據這個現象做了銅盤實驗,發現轉動的銅盤會帶動上方自由懸掛的磁針旋轉,但磁針的旋轉與銅盤不同步。稍滯後,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是最早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但由於沒有直接表現為感應電流,當時未能予以說明。

1831年8月,法拉第在軟鐵環兩側分別繞兩個線圈,其一為閉合迴路,在導線下端附近平行放置一磁針,另一與電池組相連,接開關,形成有電源的閉合迴路。實驗發現,合上開關,磁針偏轉;切斷開關,磁針反向偏轉,這表明在無電池組的線圈中出現了感應電流。法拉第立即意識到,這是一種非恆定的暫態效應。緊接著他做了幾十個實驗,把產生感應電流的情形概括為5 類:變化的電流 ,變化的磁場,運動的恆定電流,運動的磁鐵,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並把這些現象正式定名為電磁感應。進而,法拉第發現,在相同條件下不同金屬導體迴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與導體的導電能力成正比,他由此認識到,感應電流是由與導體性質無關的感應電動勢產生的,即使沒有迴路沒有感應電流,感應電動勢依然存在。


電磁感應現象

法拉第首次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就指因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電磁感應電動勢的方向可以通過楞次定律右手定則來確定。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正式表達就是導體迴路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迴路所圍面積的磁通量變化率成正比。

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它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法拉第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斯韋的先導。

1867年8月25日,邁克爾法拉第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