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史上最深宇宙圖像」打破以往觀測紀錄

法新社6月29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周三說,在啟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後,該機構將於7月12日公布「有史以來所拍攝的最深邃的宇宙圖像」。

納爾遜在位於巴爾的摩的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說:「想想看,這比人類以往任何時候觀測的都要遠。」該研究所是韋布空間望遠鏡的操控中心。這台空間望遠鏡造價100億美元,於去年12月發射升空,目前在距地球100萬英里(約合150萬公里)的太陽軌道上運行。

韋布望遠鏡堪稱工程學奇蹟,憑藉其巨大的主鏡及紅外聚焦儀,可透過塵埃和氣體進行觀測,因此其所能觀測到的宇宙深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台太空望遠鏡

納爾遜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它將探索太陽系的很多天體以及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從而為我們提供線索,讓我們搞清楚系外行星大氣層是否與地球大氣層很相似。」

納爾遜還說:「它可能給我們的一些疑問提供答案,如我們來自哪裡?太空中還有什麼?我們是誰?當然,它還會解答一些我們現在連問都問不出來的問題。」

憑藉紅外能力,韋布望遠鏡可更深入地觀測發生在138億年前的「大爆炸」。

由於宇宙目前處於膨脹狀態,最早期恆星的發光波長會從紫外線可見光波長變為更長的紅外線波長——韋布望遠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探測紅外線波長。

目前,宇宙學觀測可最早追溯至大爆炸後3.3億年範圍內,但憑藉韋布望遠鏡的能力,天文學家們認為他們將輕鬆打破這一紀錄。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渲染圖(視覺中國

還有一個好消息是,NASA副局長帕姆·梅爾羅伊透露,由於NASA的合作夥伴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高效發射,韋布望遠鏡可持續運行20年,是最初預期壽命的兩倍。

梅爾羅伊女士說:「這20年時間不僅會讓我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歷史和時間,我們還將更深入地探索科學,因為我們現在有機會學習和成長,並進行新的觀測。」

NASA首席科學家托馬斯·祖爾布肯說,韋布望遠鏡將對一顆據知是系外行星的遙遠行星首次進行光譜分析,NASA打算於7月12日分享光譜分析結果。

光譜學是分析遙遠天體的化學和分子構成的一種手段。行星光譜有助於確定行星大氣層特徵以及該行星是否有水和地貌等特性。

天文學家內斯特·埃斯皮諾薩對法新社記者說,相比韋布望遠鏡的觀測能力,此前使用現有儀器進行的系外行星光譜分析都非常有限。

埃斯皮諾薩在談到當下技術時說:「過去的情況就像你待在一間非常黑的屋子裡,而你只能透過針孔去看。」如今有了韋布望遠鏡,「你就打開了一扇巨大的窗戶,所有細微之處你都能盡收眼底」。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