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將於7月12日發布韋伯望遠鏡拍到的宇宙最早期圖像

美國宇航局局長比爾·納爾遜6月29日宣布,該機構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12日上午10時30分正式發布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首批圖像,這是"有史以來我們宇宙最深的圖像"。納爾遜表示,「這比人類以前看得更遠,我們才開始了解韋伯能夠和將要做什麼」。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據報道,這台價值100億美元、耗時20年建造的望遠鏡將回顧「大爆炸」後的那段時期,以揭開宇宙如何演化的一些謎團。納爾遜表示,「我們正在獲取創造歷史的數據」。

NASA戈達德的韋伯副高級項目科學家喬納森·加德納表示,韋伯望遠鏡的一個目標是找到大爆炸後在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星系,因此將要發布的圖像將包括有史以來第一個系外行星的光譜。

這些光譜測量在特定波長下發射的光量,並能提供關於行星的構成及其在宇宙歷史中形成的見解。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工作原理示意圖。

自2021年12月25日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發射以來的六個月里,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們一直在確保其巨大的鏡子被正確部署,所有的科學儀器都被對齊並工作。

它比哈勃更大,所以它可以看到更暗的光線。

「大爆炸」以來的宇宙圖景示意圖。

加德納表示,那些最初的小而微弱的星系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次又一次地合併在一起,成為我們現在所知的較大的星系,包括我們自己的銀河系

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韋伯項目科學家克勞斯·蓬托皮丹表示,我們還將看到一個關於星系如何互動和成長的例子。

文/南都記者 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