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功勛模範人物——南仁東

南仁東,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人民科學家。「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

1945年2月19日,南仁東出生於吉林省遼源市。1963年,18歲的南仁東以優異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

1987年,南仁東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先後獲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3年,在日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以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跟同事們說:「咱們也建一個吧。」

1994年7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概念被提出。

為了給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選址,南仁東及其團隊耗時12年,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翻山越嶺,不畏艱難,先後對比了中國西南大山裡1000多個窪地。

終於確定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最佳選址——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

2012年,FAST973項目正式啟動,南仁東親自指導項目的立項及組織實施。

2016年9月,就在「中國天眼」即將落成啟用前,南仁東已罹患肺癌,身體每況愈下。

為了親眼見證耗費22年心血的天眼工程落成,他不顧舟車勞頓、身體不適,仍堅守在工作第一線。

2016年9月25日,這個特別的日子將被永遠銘記。「中國天眼」工程終於落成啟用,並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

2017年9月15日,一代天眼巨匠南仁東完成了他畢生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因病逝世,享年72歲。

2018年10月15日,國家天文台將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南仁東星」。從此,天上多了一顆星星,叫「南仁東星」。

2018年11月,南仁東入選「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

2019年9月17日,國家授予南仁東「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二十三年光陰,南仁東從壯年走到暮年,殫精竭慮、無私奉獻,將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

南仁東淡泊名利、待人誠懇,為中國天眼工程鞠躬盡瘁,付出了畢生心血。我們青少年要從南仁東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立志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