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秘「不粘鍋」:塗層有毒還會致癌?刮花後不能用有說頭

| 慢紀硬核說

編輯 | 慢紀硬核說

不粘鍋的塗層有毒還會致癌,加熱後會融進菜里被人體吸收,這是真的嗎?

央視記者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題,在聯合北京化工大學的專業研究員做了一系列針對性實驗過後。

得出這麼個結論:原來不粘鍋的塗層有毒,但這毒卻有不一樣的說頭

01 不粘鍋塗層真的有毒嗎

網路上各種關於不粘鍋塗層的材料:聚四氟乙烯的危害性知識此起彼伏。

在如今不粘鍋已然成為了一個人人談之色變的毒害物。

那事實真相是怎麼樣的呢?

央視科普節目生活提示中,節目組聯合北京化工大學進行一項針對不粘鍋塗層熔點、塗層是否有害問題的實驗。

在實驗室里,研究員從買來的不粘鍋中刮下一部分塗層,放進設備中加熱。

最後屏幕上顯示當溫度達到300℃時,聚四氟乙烯材料就會開始分解融化。

隨著溫度逐步升高,其產出的有害物質也會發生變化。

而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就是在這種塗層完全溶解的時候。

也就是說當溫度可以穩定在300℃以下時,人們使用不粘鍋進行炒菜做飯應該問題不大

那問題來了,我們日常的做飯溫度可以達到300℃甚至往上嗎?

其實我們家家戶戶炒菜的溫度一般也就在一百多度左右,只在極端情況下能達到300℃的高溫。

不過這只是推斷,具體還要看準確的測試結果

為探尋一個最終的答案,研究員繼續對加熱不粘鍋進行實驗。

他們發現,當加熱時長達到一定時間後,如果鍋開始冒煙,溫度就會達到200℃上下。如果繼續加熱,使溫度抵達300℃時,鍋中起的煙霧就已經非常嗆人了。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做飯時能夠保持在正常的加熱狀態,是不會輕易到達聚四氟乙烯的熔點的。

而研究員的這一結果也可以看做是一個警示

大家在做飯時如果使用了不粘鍋,應該儘力避免將油溫燒得過高,見到冒煙就及時關火,有效防止塗層融化。

相信對於廣大市民群眾來說,做飯時一般很少能將鍋燒起來

除去那些「炸廚房」式選手,比較會做飯的人可以把控好油溫,避免干燒太久溫度太高,正常來講還算安全。

當然,這都是理想狀態

先不說有些種子選手特愛大火爆炒的快感,就是普通人做家常菜,也時不時會有個不注意鍋里就起煙了。

那這種情況下不粘鍋真的安全嗎?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不粘鍋塗層本身的性質了。

其實聚四氟乙烯還算穩定性比較高的材料。

它之所以可以作為鍋的塗層,也是因為它耐熱、耐寒、耐鹼還耐酸。在人類的烹飪情境中,這種材料具有難得的耐腐蝕性。

即使是對於一些「天選之子」,手下廚具不耐造的。

做飯時不小心將聚四氟乙烯刮到飯里吃下,最後的結果也並不會很差

聚四氟乙烯在人體中不會被吸收也不會被分解,可以隨人體代謝被排走,相當於身體里轉了一圈兒。

只要溫度不過分,新手不要輕易嘗試不粘鍋,那這塗層就是無害的。

這麼看,不粘鍋的塗層似乎沒什麼問題,但為什麼市面上有不少聚四氟乙烯有毒的案例呢?

其實這是網路上部分信息丟失造成的。

在不粘鍋有毒的官司史上,真正對人體有毒害作用的其實是另一種物質——全氟辛酸

02 塗層「毒」的來源

全氟辛酸是一種乳化劑,在不粘鍋剛剛問世不久時,美國的一家公司使用這種乳化劑來製作不粘鍋塗層。

但是全氟辛酸在那時並不屬於管控材料

許多人不知道全氟辛酸對人體有極大的毒害作用,導致這家公司在生產時也沒有受到相關的監管和禁止

但是很快,全氟辛酸的危害就顯露出來

在這家公司開辦工廠的四周有不少村民居住,但是當地村民卻發現他們飼養的牲畜們接連得病:內臟腫大、牙齒髮黑、體內長腫瘤等。而問題經過排查後就出現在當地的水質里。

村民們觀察到水裡的石頭髮白,顏色也很淺,不符合正常的石頭顏色,這很大可能是水被污染了

旁邊就是工廠,他們認為水污染一定和工廠脫不了關係

而好巧不巧,就在村民和律師上訴查證時又發現新的證據。

工廠生產線上的許多女員工在懷孕後產出的嬰兒大都有畸形的現象,而其他員工也有很多患上癌症

這下工廠直接被徹查檢測,最後才發現全氟辛酸這一有害物質。

在不粘鍋的塗層原料發展史上,真正有過毒害作用的其實就是這起案件中的全氟辛酸。

在這起案例出世後,我國就已將全氟辛酸列入管控材料中,全面禁止使用它來幫助生產不粘鍋塗料。

而如今常見的聚四氟乙烯並沒有那麼大的危害性。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問題,上文提到的溫度把控就註定不粘鍋的使用是需要受到限制的。

它需要劃分人群和使用場景

一是特別會做菜的和特別不會做菜的,都不太適合選用不粘鍋。

不粘鍋由於要小心保護它塗層的原因,不能用鏟子大炒、爆炒。

而那些一做飯就能燙油花的顯然也不能把控好火候溫度

不粘鍋在這兩種做飯的人的手下實在難以生存

此外做飯時容易跑神的更不能輕易使用不粘鍋,道理同上。

二是做飯場景上,不粘鍋大都適合煎而不是炒

前者頂多只要翻個面,後者卻會被鏟勺來回剮蹭,塗層很容易被刮掉

畢竟雖然材料穩定,但是人體吃進了化學製品想想也會膈應。

此外,不粘鍋的塗層如果脫落,那不粘的功效也就大大減弱了,還容易加速周圍塗層的掉落。

這樣分析下來,是不是發現不粘鍋好像太「矯情」

其實你猜得沒錯。

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當今市面上各種品牌的不粘鍋都很難長時間使用。

它們保持在完好狀態下的壽命只有半年到一年左右

有人就要問了,不粘鍋這麼「嬌氣」又不中用,為什麼它還能生產出來?

其實看一看上文的案例不難發現,不粘鍋起先是國外興起的

大家都知道,我國飲食的烹飪方式與西方歐美國家有很大區別

在國外常用到的其實是煎、煮、烘烤等方法,但國內卻是明火大炒,煙火也更大

相比之下,不粘鍋這種小調性實在hold不住中國的飲食習性

最後傳到國內水土不服,很多人也難以維護好不粘鍋。

那如果真想要選不粘鍋,其他種類可以嗎

03 不粘鍋及非不粘鍋的選擇

市面上除了常見的不粘鍋外,還有一種陶瓷不粘鍋

相比於聚四氟乙烯,陶瓷不粘鍋的塗層熔點更高處於400℃,性能穩定,且對人體無毒害作用。

對高溫烹飪來說陶瓷不粘鍋似乎更有保障

但其實它也是個花架子

雖然熔點高了,但陶瓷不粘鍋卻更容易壞掉

如今的陶瓷塗層技術不成熟,在使用中非常容易被刮花,不耐用。

尤其是陶瓷不粘鍋往往不耐明火,做個一兩次飯就會發黑。

實用角度來講,陶瓷不粘鍋甚至還比不上聚四氟乙烯。

那我們還有其他鍋可以選嗎?

比如市面上還有精鐵鍋、鑄鐵鍋、鈦鍋等

不過看過我們鐵鍋那篇的小夥伴可能會感到恐慌,鐵鍋能買嗎?

實際上對於市場上的大多數廚具來說,傾向於購買知名品牌的鐵鍋更容易有保障。

只要不貪圖便宜一般不會踩雷。

而其他材質的鍋諸如不鏽鋼鍋,也是有各種注意事項

對於不鏽鋼鍋來說,大部分只適合煮這種烹飪方式。

同時不鏽鋼鍋也自帶有金屬鍍層如果像不粘鍋那樣經常摩擦剮蹭,或者干燒都會將鍍層損壞。

也算是和不粘鍋一樣的「嬌氣」了。

不止如此,不鏽鋼鍋中還含有重金屬鉻、鎳等,當燙中的食物偏酸或有生物鹼的都不行,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析出重金屬物質。所以一般也不建議用不鏽鋼煮檸檬、中藥等物質。

鈦鍋則是穩定性極強,耐高溫耐腐蝕,對人體的毒害作用極小。

但它也自帶許多缺點比如容易糊鍋,導熱性極差,還容易變形等。

相比之下,不同材料的鍋各有優缺點

不嫌費事的家庭,其實可以全面性下手,不同的鍋用在不同的場合。

不粘鍋雖然不耐造,但是在特定烹飪場景下使用還是可以既安全又便捷的。

如果是家裡一鍋蒸、煮、炸全都不拉的,還是不建議購買不粘鍋。

04 小結

不粘鍋一直被詬病塗層對人體有毒害作用,但是這種東西大家可以理性看待

央視澄清過聚四氟乙烯的毒害性之後,對不粘鍋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

而百姓選鍋時也不用太擔心,不粘鍋也並非傳說中的洪水猛獸,根據自身需求購買合適的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