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袁隆平老先生離開了我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陷入了悲痛之中,但在有關消息的微博等消息下,卻有一些刺眼的評論,這些評論提到了一個人:楊振寧。這些評論大致的意思是楊振寧根本不配與袁隆平比、楊振寧對中國沒什麼貢獻等。
然而這樣一個人,他幾乎包攬了全球所有頂級的科學獎項,其研究出的理論對於世界來說都是一種進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許多人卻給他貼上了「晚節不保」「不愛國」「老牛吃嫩草」這樣的標籤。宇稱不守恆、楊米爾斯理論、楊巴斯克方程三大成就我們都可以將他稱之為「神」,那麼就這樣一位世界歷史級別偉大的中國人,為什麼會招黑呢?今天,我們一同淺看楊振寧先生的故事。
楊振寧,199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中國有句老話叫虎父無犬子。楊振寧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這與他的父親是離不開的。楊振寧的父親是中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楊武之先生。楊武之出生於清末時期,所見所聞讓他有了「科學救國」的理想。於是在27歲赴美留學,先在斯坦福大學學習,而後又在芝加哥大學深造,成功拿到博士學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數學博士。
楊武之在完成學業後便馬不停蹄地回國,將自己投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當中。他在清華大學、廈門大學、西南聯大等高校長期任職,為中國現代數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武之的一生看遍了清末民初的風風雨雨,同時也見證了新中國一路的艱辛不易。因此楊武之的愛國情懷與報國之心極其強烈。直到去世時,還不肯原諒楊 振寧所干過的一件事——入美國籍。
楊振寧作為長子,父親對他的關注度最高,期待也就最高。楊振寧常說,是父親的影響讓他早年間對數學有了濃厚的興趣,這對他後來從事物理工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楊武之的諄諄教誨下,楊振寧很小便發揮出出色的才能,僅16歲,楊振寧便考取了西南聯大,而此時他才剛剛高二。西南聯大的知名度在歷史上地位極高,是抗戰時期的一所臨時性高校。清華北大和南開大學共同組成,師資力量極為雄厚。西南聯大校史僅八年,但卻培養出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傲人豐績。起初,楊振寧學習的是化學。但是慢慢地楊振宇開始對物理感興趣,並且在物理領域發光發熱,從而很快地轉入物理系,順利考取研究生。
1945年,楊振寧獲得公費留學深造的機會,或許是出於對父親的崇拜,他選擇了芝加哥大學攻讀哲學系。1949年這一年,是中國嶄新的一年,同時也是直接改變楊振寧的一年。這一年,他從學生轉變為學者,順利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物理學理論研究。
很長一段時間,科學界對「宇稱守恆理論」深信不疑,甚至將次理論視為物理學中心理論之一。直到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二人聯名發表的「宇稱不守恆理論」一舉轟動科學界,兩人名聲大噪。次年兩人憑藉此理論榮獲諾貝爾獎,成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李政道1962年加入美國籍,楊振寧1964年加入美國籍)
如此殊榮,卻成為了楊振寧的「黑點」。原因竟是因為當時有著楊振寧為了讓自己更出名,所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中都要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
楊振寧還有兩個最大的「黑點」就是不愛國
1950年前後,新中國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人才之際。政府大力號召留洋學子學成歸來報效祖國。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想盡一切辦法只為回國,而楊振寧卻選擇了留在美國,並在1964年加入了美國國籍。其形象在大眾心中一落千丈,被冠以「忘國」「枉國」等名號。坊間傳言稱,楊武之曾多次勸說甚至命令楊振寧回國,但都遭到了拒絕,這一直是楊振寧父親的心病。
可事實往往不是像表面那樣簡單。楊振寧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的目的,也只不過是追求極致的科學。因為楊振寧作為一名純粹的物理學專家,研究就相當於他的「命根子」。而且在上世紀50年代,國家需要的是「學成」的科學家回國建設。而此時的楊振寧只不過才剛讀完芝加哥大學的哲學博士。對於美國先進物理知識等還未有系統全面的接觸,因此,如果那時候的楊振寧回國,可能做出的貢獻就不會那麼大了。
我們不能忘的一些事實是,楊振寧是在1971年第一個發起「保釣運動」的華裔,利用自己 國際影響力堅決維護我國對釣魚島的主權。
1971年夏,美國解除來華禁令,楊振寧迫不及待地飛往祖國的懷抱,成為海外華裔科學家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同時楊振寧從未放棄促進中美關係正常化。
楊振寧在中美關係破冰後,多次回國探訪,楊振寧對教育事業格外上心,向鄧小平提出創辦科大少年班來培養人才,針對青少年學生方面,則專門設立嘉庚青少年發明獎與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等多項獎勵。此外,楊振寧創辦「全美華人協會」,以自己最大限度的能力幫助留美留學生的學業。 此外,楊振寧先生還以自己的影響力,將林家翹、姚期智等翹楚科學家「吸引」回國,為他們在清華找好工作。並且為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籌到2億美元的科研經費。中國第一批一流物理實驗室也是由楊振寧先生組成。
後來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回國,無數人立馬開始了口水攻擊,說他「老了,在美國不吃香了」「沒什麼研究成果了,沒用了就回國」等等,但事實卻是,楊振寧先生拒絕美國高薪,堅持回國,在清華大學物理系親自授課。
2015年4月1日,楊振寧成為中國公民。17年2月,楊振寧先生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