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之內,遼寧這所高校發表2篇論文,為癌症治療、腫瘤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

2021年4月,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郭鳳、魏敏傑教授、於兆進副教授等先後在國際知名期刊Autophagy與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發表了腫瘤相關的研究論文,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為臨床治療胰腺癌、腫瘤治療性疫苗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

魏敏傑/於兆進課題組在新型腫瘤治療性表位肽疫苗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1年4月28日,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魏敏傑/於兆進課題組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影響因子為11.059,JCR分區Q1及中科院分區醫學1區)發表文章「HLA-A2.1-restricted ECM1-derived epitope LA through DC cross-activation priming CD8+ T and NK cells: a novel therapeutic tumour vaccine」。於兆進副教授、劉雯思博士生和何英博士生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魏敏傑教授、李劍平教授和張睿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魏敏傑/於兆進課題組一直致力於基於腫瘤抗原優勢CTL表位肽的新型腫瘤治療性疫苗的相關研究。該研究聚焦新型腫瘤抗原多肽LA的篩選、疫苗免疫抗腫瘤活性評價和免疫活化機制研究;首次報道了ECM1蛋白來源的HLA-A2.1限定性優勢CTL表位肽LA及其誘導的DC-CTL和DC-NK雙重免疫抗腫瘤效應,揭示了疫苗LA經樹突狀細胞(DCs)胞內液泡途徑交叉呈遞激活CD8+T細胞,以及通過激活DCs表面TLR4受體信號,提升MICA/B表達進而活化NK細胞,這一種全新的雙重免疫活化機制。

傳統腫瘤治療性疫苗僅關注如何提升CD8+T細胞活性,該研究結果改進了該策略,尋求兼顧提升CD8+T細胞和NK細胞的免疫活性,顯著提升了疫苗抗腫瘤效應,為腫瘤治療性疫苗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

郭鳳-王午陽聯合團隊發現:靶向溶酶體離子通道可治療胰腺癌

2021年4月23日,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毒理學教研室郭鳳教授-徐州醫科大學江蘇省麻醉學重點實驗室王午陽教授聯合研究團隊在知名雜誌Autophagy(2019 IF:9.77)在線發表了題為「MCOLN1/TRPML1 finely controls oncogenic autophagyin cancer by mediating zinc influx」 的研究論文。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郭鳳教授、徐州醫科大學王午陽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醫科大學王萌萌博士和徐州醫科大學齊劍崧博士、邢燕紅博士、劉宇程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人員發現激活存在於溶酶體膜上的一種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TRPML1可特異性地抑制腫瘤細胞的自噬活動,闡明TRPML1對於腫瘤細胞自噬活動的調控是通過其介導溶酶體庫的鋅離子釋放所實現。TRPML1通道激活後,將溶酶體內的鋅離子釋放到細胞漿,被釋放到細胞漿中的鋅離子通過抑制兩種SNARE蛋白,syntaxin17與VAMP8的結合,從而阻礙了自噬小體與溶酶體的融合過程,最終抑制腫瘤細胞的自噬活動。

TRPML1對於自噬的抑制作用可以通過誘發凋亡細胞周期抑制,有效阻止小鼠異種移植人源胰腺癌的生長,極大地延長了異種移植胰腺癌小鼠的壽命。該研究闡明TRPML1通道調控腫瘤細胞自噬過程的分子機制,靶向激活TRPML1,通過其抑制腫瘤細胞自噬活動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的生長,為臨床治療胰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

關注"中國醫科大學招就處"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腫瘤醫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