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植株最高達3米!雲南龍陵發現萬株野生雲南大百合

2025年05月26日23:12:04 科學 1326

近日,雲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開展野生植物調查時,在原始密林中發現萬株處於花期的百合。經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譚運洪鑒定,確定為百合科大百合屬植物雲南大百合。

視頻中,一株株亭亭玉立的雲南大百合莖幹枝頭,綴滿了簇簇姿態各異的喇叭形花朵,展現出一種優雅婉約的獨特自然之美。湊近細看,其花瓣內側的紫紅色條紋,形似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格外吸引眼球。隨著微風的輕拂,陽光透過林層和枝葉形成道道光柱,射向搖擺的花朵或葉片,形成閃爍不定的多彩光斑,如同花間的舞蹈精靈,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

雲南大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圓柱形的花稈從球根部抽出,直立不分枝;莖幹上的心形葉片分布疏落有致,葉向上部漸小;花簇為總狀花序頂生,6枚倒披針形花瓣呈喇叭形展開,花瓣內側基部帶有淡紫紅色條紋;蒴果近球形,種子呈扁鈍三角形。雲南大百合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甘肅等地,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物種。

【視頻】植株最高達3米!雲南龍陵發現萬株野生雲南大百合 - 天天要聞

「春去無芳可得尋,山丹最晚出幽林。」雲南大百合因其植株高大、花朵繁茂、花色艷麗、花香怡人而聞名。在自然狀態下,其植株高通常在1米至2米。而此次在雲南龍陵監測到的雲南大百合植株最高超過3米。

「目前,在龍陵發現了相對集中的雲南大百合野生居群10多處(連片面積最大的達到5畝),植株數量1萬餘株。其中有一棵株型高大的雲南大百合,其植株高度超過3米,單株花朵達到16朵。」參與野生植物監測的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閆永富說。

雲南大百合在龍陵主要生長於海拔1900米至2400米的土壤疏鬆、肥沃、陰濕的林下、灌叢或山澗溪流邊。其對溫度、濕度、光照等自然環境條件要求十分苛刻。「此次在龍陵發現雲南大百合野生居群成相對連片分布,像這樣集中分布的情況並不多見。同時,也反映出這裡的生態系統結構整體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適宜百合科等多種植物生長。」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羅國啟說。據最新調查結果,目前龍陵縣記錄「在冊」的百合科野生植物達57種。

雲南網記者 楊之輝 視頻 郁雲江 尹純助 劉德政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聞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記者從四川雙流經開區獲悉隨著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商用Cyclone IKON30MeV(兆電子伏特)回旋加速器進入最後調試階段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速器及同位素藥物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預計在今年7月取得安全資質後開始試運行屆時越來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 天天要聞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中國行星探測將迎來里程碑的一刻,「天問二號」任務發射窗口期正式敲定,準備在5月29日實施發射,開始進行中國首個小行星與彗星聯合探測任務。這次任務將耗費10年時間,探測器將飛越4億多公里,為我國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問二號」將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任務主要有兩大核心:一是對近地小...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 天天要聞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一)新華社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各AI大模型的測試結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關閉」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篡改了代碼以免被關閉。只看這條簡短的新聞,很多人心頭一驚。「AI擁有自主意識」是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 天天要聞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機器人能當糧倉「管家」了!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在糧油重大科技創新展覽上,河南工業大學帶來的多款糧食倉儲機器人,引來大家圍觀。(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鄭旋 攝)「別看它們小巧,行動卻非常靈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對...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2025年,其實是觀賞火星的好時辰。1月12日,地球迎來了久違的「火星沖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的現象),這是2022年以來這顆紅色星球離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時候,星等高達-1.3等,在此前後一個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觀賞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見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編者的話】備受矚目的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加註等工作後,順利轉入發射區,計劃5月底擇機實施發射,開啟宇宙之旅。它的前輩「天問一號」出色完成了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等火星探測任務,其繼任者「天問三號」也將開展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啟程在即的「天問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