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開展野生植物調查時,在原始密林中發現萬株處於花期的百合。經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譚運洪鑒定,確定為百合科大百合屬植物雲南大百合。
視頻中,一株株亭亭玉立的雲南大百合莖幹枝頭,綴滿了簇簇姿態各異的喇叭形花朵,展現出一種優雅婉約的獨特自然之美。湊近細看,其花瓣內側的紫紅色條紋,形似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格外吸引眼球。隨著微風的輕拂,陽光透過林層和枝葉形成道道光柱,射向搖擺的花朵或葉片,形成閃爍不定的多彩光斑,如同花間的舞蹈精靈,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
雲南大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圓柱形的花稈從球根部抽出,直立不分枝;莖幹上的心形葉片分布疏落有致,葉向上部漸小;花簇為總狀花序頂生,6枚倒披針形花瓣呈喇叭形展開,花瓣內側基部帶有淡紫紅色條紋;蒴果近球形,種子呈扁鈍三角形。雲南大百合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甘肅等地,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物種。

「春去無芳可得尋,山丹最晚出幽林。」雲南大百合因其植株高大、花朵繁茂、花色艷麗、花香怡人而聞名。在自然狀態下,其植株高通常在1米至2米。而此次在雲南龍陵監測到的雲南大百合植株最高超過3米。
「目前,在龍陵發現了相對集中的雲南大百合野生居群10多處(連片面積最大的達到5畝),植株數量1萬餘株。其中有一棵株型高大的雲南大百合,其植株高度超過3米,單株花朵達到16朵。」參與野生植物監測的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閆永富說。
雲南大百合在龍陵主要生長於海拔1900米至2400米的土壤疏鬆、肥沃、陰濕的林下、灌叢或山澗溪流邊。其對溫度、濕度、光照等自然環境條件要求十分苛刻。「此次在龍陵發現雲南大百合野生居群成相對連片分布,像這樣集中分布的情況並不多見。同時,也反映出這裡的生態系統結構整體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適宜百合科等多種植物生長。」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羅國啟說。據最新調查結果,目前龍陵縣記錄「在冊」的百合科野生植物達57種。
雲南網記者 楊之輝 視頻 郁雲江 尹純助 劉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