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2025年01月18日20:23:15 科學 1043

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資促進系列活動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1月16日,由成都市投資促進局主辦的「攜手灣區 共創未來」2025成都(灣區)投資促進活動舉行,重磅環節之一,是成都(灣區)川籍企業家座談會,成都市與40位大灣區川籍企業家交流互動、共話家鄉發展。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芯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魯先平是與成都暢聊未來發展的企業家代表之一,座談會前,成都發布-紅星新聞記者探訪了微芯生物。

1月15日,與魯先平見面的地點,選在他的辦公室。陽光灑在落地窗玻璃上,明亮而耀眼。斜前方的柜子上,擺放著一幅兒童簡筆彩畫,辦公桌背後陳列著數不清的成績。彩筆畫是激勵他研發創新葯的源動力之一,而身後的獎狀與獎盃,則是他半生的成就與輝煌。

作為國內最早的創新葯「拓荒者」,魯先平及其團隊用24年的時間,將企業從5人壯大到1000餘人,將產業布局從大灣區拓展到成都。用12年時間讓創新葯從研發到上市,開創了中國製藥從「仿製」到「創製」的先河……

如今,這家企業正計劃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產業互聯。他認為,成都微芯不是微芯生物的一次單純性轉移擴大,而是微芯生物「總部+區域總部」的同頻共振。在成都布局的創新葯研發中心,與深圳早期研發中心共同承擔起了公司的科研攻關,進而形成在研項目和研發優勢的有效互補,「這也是成渝和大灣區創新鏈深度協作的縮影。」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新葯「拓荒者」

24年,從「5」到「1000+」

「這幅兒童簡筆彩畫,是一位兒童患者送給我的。」魯先平直言,這幅畫的作者是一位罕見病(杜氏肌營養不良)患兒,患者們希望創新葯西達本胺能拓展罕見病臨床試驗,以造福更多患者,「美國有治療這類疾病的藥物,但治療費用相對較高。如果我們的創新葯西達本胺能拓展該適應症的研發,其作用機制與進口葯相似,但費用相對較低。」因此,若國內有相關政策和資金等支持,這項罕見病創新葯的研發成果將惠及更多患者。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研藥物

於魯先平而言,創新葯意味著一種全新的作用機制,其療效安全性上較現有普通治療方法更佳。為什麼要研究創新葯,研發初衷是什麼?他給出的答案是,「作為科學家,我們學了一生的生命科學,如果不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患者從病痛的折磨中解救出來,那麼這種知識就沒有意義,正是這種最原始的動力,促成了我們要去做原創新葯。」

視線拉回到2000年9月底,魯先平從美國回到中國,與志同道合的5名同伴,開啟原創新葯的征程,微芯生物由此誕生。作為國內少見的從成立之初就專註於原創新葯的企業,微芯生物用20年時間,不僅走出了創新葯審評審批新路徑,更完善了國內創新生態體系,成功研發出了兩款成功上市的原創新葯。其中包括抗腫瘤產品西達本胺,這是中國創新葯領域首個自主研發並獲批上市的原創項目,標誌著我國從此有了自主研發的原創新葯,開創了中國製藥從「仿製」到「創製」的先河。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魯先平

作為國內最早的創新葯「拓荒者」,魯先平及其團隊用12年時間讓西達本胺從研發到獲批上市,另一款西格列他鈉(全球首個獲批治療2型糖尿病的PPAR全激動劑)更是歷經19年的研發,以其新穎獨特的作用機制,成為更有效、安全且多方面改善代謝紊亂的藥物。在這24年的成長曆程里,這支團隊從5人壯大到1000餘人,產業布局也從深圳拓展到成都、上海及全國多地。他說:「科學始終是新葯研發的基石,而臨床價值必須始終是新葯研發的第一導向。如果沒有臨床價值,這種創新也就毫無意義。」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實驗人員

儘管企業在創新葯研發上投入了大量成本,但創新葯研發是一個涉及科學、醫療、商業、資本和市場等多個領域的複雜且漫長的過程。新葯研發的「慢」節奏與資本市場期望的「快」回報,以及臨床需求的「急」切性之間,往往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矛盾。

面對如此巨大的研發成本和長時間的等待,如何有效地將新產品轉化為經濟價值,以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魯先平給出兩個關鍵詞:研發創新、商業模式。以後者為例,他分享了在創業歷程中一個關鍵轉折點: 2005年前後,第一輪600萬元美金的融資已經所剩無幾,海內外資本對創新葯的投資幾乎停滯。為此,「我們及時調整商業模式,將已經在國內完成臨床前評價的原創新葯西達本胺的國際專利2800萬美元授權給美國滬亞公司。事實上,這也是我國醫藥歷史上首個授權給跨國企業的創新葯,開創了對外專利授權的先河。」

打通「最後一公里」

在成都已准入10餘家醫院

創新驅動下,產品管線穩步推進,企業發展藍圖不斷拓展。投資成都可以說是微芯生物與成都的「雙向奔赴」。十年前,創新葯產業迅猛發展,成都希望引進創新葯企業,引導創新葯產業高質量發展。2014年,微芯生物在成都設立全資子公司,成為成都高新區引進的第一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如今,來自深圳的微芯生物不僅在成都布局了科創中心及區域總部,還建設有創新葯生產基地,全面滿足創新葯中試、臨床藥品製備及上市藥品商業化生產的需求。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紮根在成都高新區,深切感受到成都在人才供給、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努力。」魯先平回憶,從幾個細節中就可見一斑。例如,「我們的創新葯西格列他鈉剛上市不到2年,就被納入醫保,但同時也面臨創新葯入院的共性問題。省、市、區想了各種辦法幫助企業解決入院難題,這也是支持本地創新企業發展的切實舉措。」

把問題更具象化一些,魯先平介紹,去年9月以來,成都常態化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他表示,由政府牽頭組織了很多協調會,讓醫保局、衛健委、醫院等與企業面對面,「就是為了打通『最後一公里』難題,讓創新葯進醫院、進藥房,最終到達患者手中。」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實驗人員

不僅如此,魯先平坦言,近年來,成都多次邀請企業參加營商環境座談會、民企會客廳等活動,傾聽企業聲音,關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有的放矢出台幫扶措施,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11月底,成都多部門聯合發布了《優化藥品進院流程工作指引》。魯先平表示,這讓創新葯西格列他鈉的入院工作順利推進。「截至目前,這款創新葯已在成都10餘家醫院獲得了准入權。」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研藥物

談及未來,魯先平表示,從技術創新上說,「我們在自有核心技術平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AI大模型輔助藥物開發,提升藥物分子設計的效率。在創新葯研發管線方面,目前我們有6款產品處於臨床開發階段,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創新葯陸續上市,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之一。」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攝影記者 楊譯焮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灣區企業看成都丨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從「仿製」到「創製」,蓉灣布局下的創新葯「加速跑」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