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茜 通訊員 許紫瑩 章曉玥
隆冬時節,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逐漸進入流行季。
近期,多地流感高發,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目前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其中99%以上為甲流。
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提示:本市正處於流感高發期,病毒以甲型h1n1流感為主,當前,流行毒株與疫苗株高度匹配。春節將至,市民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外出旅行做好防護措施。
河南疾控發布健康提醒:進入1月份,氣溫進一步下降,室內外溫差加大,元旦假期和春節前後人員流動性增加,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進入發病高峰期,本月重點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瀉和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
遼寧疾控發布健康提示:12月以來,遼寧省流感病例數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平均每周增幅達到123.14%。除流感病毒外,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和腺病毒等病原體,在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及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中檢出率較高。目前,遼寧省面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或同時流行風險。
發熱門診99%是甲流
患者還是上升中
走在冬日暖陽中的杭州,隨處可見「口罩黨」。
王女士已經咳嗽好幾天了。「甲流真的是讓全家遭罪啊。」她說,家中兩個孩子,前後腳地染上甲流,後來老人也沒有幸免於難,王女士堅強地照顧一家老小,結果還是中招了。「發燒、全身疼,難受得睡不著。」她一直病懨懨的,還要一趟趟跑醫院。
相比她,戴著口罩的阮女士沒那麼嚴重。
她很費解,周末都沒出過門的她成為了家中的「病原體」。「昨天體溫還超過了38℃,今天早上量了一下,37.5℃,是不是在轉好了呀。」她原本依靠著強大的「自愈」能力,想要硬挺過去,結果在同事們的勸說下,她還是乖乖去了一趟醫院,開了葯。
從2024年12月下半月開始,浙大二院發熱門診量不斷攀升。濱江院區1月2日24小時接診量為450人次,為去年12月初的3倍,流感樣病例(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的患者)的甲流陽性率高於三成。
醫院供圖
感染性疾病科龐瀾天醫生介紹,流感屬於季節性疾病,年年都有。「從目前的接診量來看,99%的患者都是甲流,而且患者人數還在攀升中,還沒有到最高點。」去年同期,濱江院區24小時接診量最高能達到八九百人次。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可引起全球大流行。甲流的起病癥狀主要包括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體溫可達39-40℃。其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是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患者及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多為2-4天,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流感病毒感染。
龐瀾天介紹,面對流感,大部分都能自愈,在不適用藥物的情況下大概需要一周時間。然而體弱者,尤其是老人、小孩容易衍生肺炎等重症,所以一旦出現甲流癥狀,建議早期(發病48小時內)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減緩癥狀,縮短病程。
儘早就醫以防重症
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如何用
這段時間,他忙得腳不沾地。
50多歲的李阿姨(化名),額頭上貼著退熱貼,面色有點泛紅,她不停地咳嗽著,臉上寫滿了緊張與焦慮,言語也很著急。
「我們一大家子一周之前一起去旅遊了,哪想到還沒怎麼玩呢,到那第二天就開始發熱咳嗽喉嚨痛了,全身肌肉也連帶著酸痛,買了個體溫計量一量,最高的時候有39度幾呢。硬扛了幾天,前天實在是頂不住了,去了那邊一家醫院,查了個胸片,查出來說是肺炎了,建議我住院。我聽著都嚇壞了,就打算回來治。這不,一下飛機我就過來了。」說著,拿出來一張胸片報告,上面寫著「左下肺炎」。
通過溝通,龐醫生了解到,李阿姨在當地接受了一些治療,但體溫仍居高不下。家中同行的6個人,有5個人都先後發燒了,龐醫生判斷,李阿姨大概率是得了傳染性較強的呼吸道疾病,立即給她安排了血常規、相關病毒抗原檢測,以及更清晰的肺部ct檢查,以便進一步了解病情。
結果沒想到,甲流搞砸了這一家人一次本該圓滿的旅行。
李阿姨服用了瑪巴洛沙韋抗病毒,不出2天,體溫就恢復了正常,咳嗽咽痛等癥狀也有了明顯好轉。
龐瀾天說,現在門診中主要使用兩種葯: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
奧司他韋膠囊劑和顆粒劑可用於1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奧司他韋干混懸劑的適用年齡更小,14天以上的新生兒即可使用。而且,妊娠期和哺乳期媽媽也可以安全使用。奧司他韋還可用於成人流感預防。
瑪巴洛沙韋目前只批准用於5歲以上、體重在20公斤以上的兒童及成人。
「需要注意的是,吃藥不能代替疫苗!接種流感疫苗仍然是預防流感的最好手段。」龐瀾天強調。
(綜合央視新聞及各地疾控)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