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人類不過是一台運行演算法的計算機丨逝者

2024年04月20日20:35:04 科學 1325

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是當代最具影響力和爭議性的哲學家之一,對意識、自由意志、宗教、演化生物學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與理查德·道金斯、山姆·哈里斯及克里斯托弗·希欽斯一同被稱作「新無神論四騎士」。他的多部作品已被翻譯為中文,包括《自由的進化》《意識的解釋》《我是誰,或什麼?》《達爾文的危險思想》等,在中國讀者中有著廣泛的影響。

1942年,丹尼特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他在黎巴嫩貝魯特度過了童年。1963年,丹尼特本科畢業於哈佛大學,並與蘇珊·貝爾結婚。兩年後,丹尼特獲得牛津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哲學家蒯因吉爾伯特·賴爾。牛津的求學生涯讓丹尼特橫跨多個領域的天賦初露崢嶸——他不僅成為學生中才華橫溢的雕塑家,在酒吧彈爵士樂掙零花錢,還聲稱將「第一個飛盤」引入英國。也是在牛津,丹尼特第一次對人類的大腦產生興趣。當時,牛津大學的哲學家約翰·盧卡斯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說明人腦並不能像機器一樣運作。這和丹尼特的看法相左,擁有強烈批判精神的他將自己之後的整個職業生涯奉獻於反駁這一觀點的事業。

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人類不過是一台運行演算法的計算機丨逝者 - 天天要聞

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

批判的鋒芒是丹尼特帶給許多人最深刻的印象——在哈佛就讀時期,他就被稱作「蒯因的批評者」。2013年,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他表示:「不存在一種禮貌的方式,來告知人們他們其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一種幻想」。作為一位堅定的無神論者,他最負盛名的觀點是認為人類不過是一台運行演算法的計算機,在1991年出版的《意識的解釋》一書中,他詳細闡釋了這一點。而在《從細菌到巴赫再回來》一書中,他也認為廣為人們相信的自由意志是一種幻想,隨機性在人類決策中發揮的作用比推理、價值觀、性格等重要得多。不過他也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必要的幻覺」,沒有它,人類社會也很難良好地治理。

這些旗幟鮮明的觀點常常被認為具有冒犯性——尤其是對於宗教的捍衛者。不過,這也讓他和理性的捍衛者們團結在一起。1971年,丹尼特來到塔夫茨大學擔任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20世紀70至80年代,他結識了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與計算機科學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中文亦譯為侯世達),這兩段友誼對丹尼特的思想帶來了關鍵的影響。和道金斯相似,他們都對宗教在當代文化中的影響抱有警惕。丹尼特認為宗教是一種「謎因」,會不斷傳播,而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宗教的價值已不存在。丹尼特與侯世達則是思想上的堅固盟友,二人合撰了對哲學界影響深遠的《我是誰?或什麼》。

自20世紀90年代起,丹尼特更多地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待此前有關人類意識的問題。他認為自然選擇是人類進化的壓倒性決定因素。1995年出版的《達爾文的危險思想》提出了一個非常激進的論點:人類社會的種種行為,其底層「演算法」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這一做法進一步對諸如「意識」「自由意志」「信念」等詞語祛魅,強化了對目的論的削弱,也招致了更多的批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批評者是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斯蒂芬·古爾德,丹尼特也毫不示弱,他在《達爾文的危險思想》中花大量的篇幅批評了古爾德。

儘管丹尼特討論的話題重要且晦澀,但他的寫作卻清晰易讀,像《自由的進化》這類作品的銷量出奇的好。對於自己暢銷的作品遭遇的批評,他通常並不會惱怒——除非當他的基本信念被質疑,比如有人對科學和理性抱有根本性的敵意。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丹尼特在塔夫茨大學辦公室的門上貼有一句話:「成功是不夠的,還要證明其他人是失敗的」。在哲學生涯中,他對思想史上的絕大多數「大人物」——喬姆斯基、約翰·塞爾、古爾德等人都發起過衝擊。

參考鏈接

1.Daniel C. Dennett, Widely Read and Fiercely Debated Philosopher, 82, Dies

https://www.nytimes.com/2024/04/19/books/daniel-Dennett-dead.html

2.Daniel Dennett, fiery atheist philosopher who saw human brains as 『programmes』 – obituary

https://www.telegraph.co.uk/obituaries/2024/04/19/daniel-Dennett-philosopher-atheist-darwinist/

記者/劉亞光

編輯/何安安

校對/盧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看「智」造——機器人帶來新體驗 - 天天要聞

看「智」造——機器人帶來新體驗

正在天津舉行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多款仿生機器人、象棋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等功能各異的機器人展現智能化的未來生產生活場景,吸引與會者駐足互動。6月21日,與會者在博覽會現場觀看一款咖啡機器人沖泡咖啡。
科學家揭示嫦娥五號月壤實驗室光譜特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揭示嫦娥五號月壤實驗室光譜特性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獲悉,該天文台行星光譜學研究團組近期對嫦娥五號月壤進行了實驗室光譜測試與分析,反演了月壤成熟度,揭示了月球年輕玄武岩風化和元素特性。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Astro
你敢相信!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 - 天天要聞

你敢相信!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

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裡,流傳著一種令人憂心的觀點:「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什麼是人才呢?就是會請客吃飯,會敬酒,會說話,會做人,這些就是所謂情商高,都是人情世故。反而那些默默為祖國奉獻的科學家、工程師,他們的貢獻常常
北方高溫警報!歷史罕見熱浪侵襲 - 天天要聞

北方高溫警報!歷史罕見熱浪侵襲

嘿,小夥伴們,你們感受到了嗎?最近這天氣,簡直就是「熱情」過頭了!中國北方的朋友們,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小夥伴們,是不是覺得夏天提前「火」了起來?從6月開始,那溫度計上的數字就像是坐上了雲霄飛車,嗖嗖往上升,連家裡的風扇都快成了電吹風模式!
探索龍捲風形成之謎? - 天天要聞

探索龍捲風形成之謎?

龍捲風,這一自然界的奇觀,其形成過程一直是個謎。但我們可以從一些歷史事件和現象中窺見其威力與神秘。1879年5月30日,美國堪薩斯州南部的小鎮歐文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旋風侵襲。一位正在家中休息的房主,在開門的一剎那,被捲入十米高的空中,他的
小杜鵑現身惠安 泉州鳥類家族添新丁 - 天天要聞

小杜鵑現身惠安 泉州鳥類家族添新丁

閩南網6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通訊員 林煒良)近日,泉州市觀鳥學會在筆架山發現夏候鳥小杜鵑,經專家組對比分析,確認此鳥為泉州市新紀錄,為第391種鳥類。據該學會監測員陳文森回憶:「那天下著雨,山間霧氣濃重,我和平常一樣開展巡護監測
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 - 天天要聞

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到雄安新區考察調研。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與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劉向陽 攝張國華代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對時松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