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消失之後,地球驚人變化!

2024年04月09日23:45:14 科學 1483

·這是人類消失的第5年,地球上的公路完全消失在一片綠色之中。動物園裡幸運逃出來的獅子、老虎甚至是犀牛早已在城市安家,各大中心的城市廣場儼然成為了原始森林。

·人類消失後的第20年,海平面開始上升,沒有人類防洪,像倫敦這樣的低洼城市輕易便消失在一片汪洋之中。

·人類消失25年,城市完全被植物所覆蓋,大自然用它驚人的修復能力正在一點一點抹去人類的痕迹。

·人類消失50年,曾經馳騁在街道上的汽車已經被腐蝕的銹跡斑斑,化為一堆廢鐵,殘存的建築物是人類文明最後的標誌。

人類消失之後,地球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人類消失第100年,曾經和人類共存125年的布魯克林大橋在失去人類後連100年都無法存留。隨著銅纜逐漸斷裂,橋面開始扭曲搖擺,最終整個大橋轟然倒塌,一個又一個具有象徵性的建築物歸於塵土。而存放放在圖書館裡那些彙集人類文明的書籍會在真菌的侵蝕下灰飛煙滅,反而是那些曾認為無比愚蠢的石刻文明被永久地保留了下來。

·人類消失150年,城市隧道上方的路面開始坍塌,而那些依然堅挺的摩天大樓被藤蔓類植物盤踞,吸引了無數的鳥類和小型動物形成了奇特的生態景觀。而在此期間海洋物種的數量開始激增,沒有了人類的污染和大肆捕撈,海洋生物以驚人的速度重現繁榮。僅僅150年,人類世代相傳的文明已被消磨的所剩無幾。

人類消失之後,地球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地球正式進入大倒塌時代。這是人類消失的第200年,埃菲爾鐵塔這樣的鋼鐵建築物開始倒塌。

·人類消失500年,混凝土建築物分崩離析,幾乎所有建築物都難逃一劫。在人類消失後的100至500年間,世界將進入一片大倒塌的時代。

·人類消失後1000年,昔日繁華的城市已經完全被自然重建,徹底恢復了地球原有的面貌,人類文明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類消失之後,地球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人類消失5000年,地球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空氣越來越清新,湖水愈加澄澈。

·人類消失1萬年,全新的智慧物種已經取代人類重新掌管地球,鋼鐵會腐蝕,混凝土會崩塌,木頭和紙張更是不堪一擊。

在人類消失1萬年後到底還有什麼能證明地球上曾有過偉大輝煌的文明?恐怕只有最偉大的石造建築:萬里長城和埃及金字塔。萬古之後它們依然清晰可辨。1萬年對於人類來說近乎永恆,可1萬年對於地球不過須臾。地球存在了46億年,如果把46億年濃縮成24小時,1萬年不過半秒,我們的祖先花了近千萬年的時間學會直立行走,爬上食物鏈的頂端。

人類消失之後,地球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但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至今,我們只用了區區不到150年的時間就把地球破壞的千瘡百孔滿目瘡痍。人類出現之前地球曾有生命,人類消失後地球依然會有新的生命。如果人類真的消失,地球只會越來越好,而人類卻離不開地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著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