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2024年04月09日22:15:32 科學 1154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在一個材料科學邊界不斷被推動的時代,哈佛大學完成一個突破性的發現,由該校研究人員團隊開發了只能被描述為技術奇蹟的東西:一個可編程的元流體(metafluid),有望重新定義我們對流體力學及其在現代世界中的應用的理解。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這項開創性研究最近發表在著名的《自然》雜誌上,揭示了一種既多才多藝又具有革命性的元流體。這種元流體由高度可變形的彈性體球體懸浮組成,這些球體直徑為50至500微米,懸浮在硅油中,具有可以隨時調整的特性。球體在壓力下彎曲,使流體能夠在具有不同彈性、粘度和光學特性的狀態之間轉換,甚至可以在牛頓流體非牛頓流體之間來回切換。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這一發現與傳統的超材料(metamaterials,超材料長期以來以其操縱電磁波的能力和其他特性而聞名)的區別在於其流體性質。與特性由其固定結構決定的固體對應物不同,元流體可以進行適應和流動,將自己塑造成其環境的輪廓。這種適應性開闢了無數的應用,從驅動下一代機器人的液壓執行器,到智能減震器,以及從透明輕鬆轉變到不透明的光學設備等。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這種元流體的誕生靈感來自超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探索在流體介質中混合不連續的構建塊的潛力。哈佛團隊將這個概念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通過實驗和數值方法證明,流體中球形膠囊的屈曲(buckling)可以使得流體具有高度非線性的行為。就其可壓縮性、光學行為和粘度而言,這種行為是流體可編程性的關鍵。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元流體能力最引人注目的展示之一是其在液壓機器人夾具中的應用。這樣的設備沒有任何感測器或複雜的外部控制,可以調整其抓地力,巧妙地拾取玻璃瓶、雞蛋和藍莓,展示元流體的固有智能。流體響應不同壓力並相應調整其特性的能力消除了機器人傳統上所需的複雜編程或感官反饋機制的需求。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此外,研究團隊已經表明,元流體可以作為高度可調的邏輯門和光學元件的基礎。例如,流體的光學特性可以實時切換。在一種狀態下,流體散射光線,看起來不透明,類似於充氣水( aerated water)。在另一種情況中,在不同的壓力下,坍塌的膠囊(collapsed capsules)充當微透鏡,使流體透明。這種類似變色龍的能力可能在智能窗口、隱私屏幕和高級顯示技術中找到潛在應用。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也許這項研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當液體中的膠囊彎曲和坍縮時,觀察到的粘度急劇增加。這種特性可以徹底改變流體器件的設計,為控制從微流體器件到大規模工業過程的系統中的流動動力學提供一種新工具。

這一非凡發現的幕後是哈佛大學David A. Weitz的實驗室開發的高度可擴展的製造技術,其允許大量生產可變形的膠囊。這不僅凸顯了元流體的實用性,也凸顯了其商業化和現實世界應用的潛力。哈佛大學技術開發辦公室已經開始了保護與這項研究相關的知識產權,標誌著將這項技術推向市場的明確道路。

哈佛大學開發具有高度非線性行為的可編程元流體 - 天天要聞

展望未來,該研究團隊並沒有停留在他們的桂冠上。他們計划進一步探索元流體的聲學熱力學特性,這表明我們才剛剛開始揭開元流體面紗的第一層。正如該論文的高級作者所說,「這些可擴展、易於生產的元流體的應用空間是巨大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 天天要聞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甘肅臨洮再次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近日,甘肅農業大學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金城首席科普專家團隊成員楊精濤團隊在甘肅臨洮中鋪取得重大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重見天日。經初步挖掘與判斷,這些化石隸屬於蜥腳類恐龍。目前,部分骨骼形態已清晰顯現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SEVENTEEN著名大食量男團,之前剛看一晚上誇張式的形容,真正看了他們的物料,就會一次又一次的震驚他們的胃口極其之大,猶如饕餮。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點擊藍字關注5月23日獲悉,李滄區九水東路568號華瀾·數智港18號樓7層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投資1000萬元,工期2個月。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佔地面積1014.7m2,建築面積1014.7m2,主要設辦公區,展廳、植物室、檢測實驗室、DNA提取室、分子實驗室、冷庫、種子周轉區、倉庫、危廢暫存間、電泳室等,用於從事農作物的基因編...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當天,超過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體驗官」,走進實驗室,親身參與科普講座、實驗互動、主題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創下歷年參觀人數新紀錄。「公眾參與熱情遠超預期,開放日預約名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 天天要聞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太陽能是地球上最環保也相對穩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陽落山後就「罷工」了,人類無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們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製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麼辦法讓人們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陽能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利用太陽留在...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 天天要聞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初夏的庭院,萬物繁茂。忽然有一日,庭牆角落間,一抹橘紅悄然綻放,如火般攀上了粉牆黛瓦之間。它不語,卻在風中輕輕搖曳;它不爭,卻已佔盡院中高處的風光。凌霄花,顧名思義,「凌於霄漢」,是花中少有的「高處開花者」。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 天天要聞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探索永無晨昏線晨光破界·院士領航科學探索永無界限,精神傳承跨越晨昏!為致敬科研人的堅守,科學出版社特別推出「探索永無晨昏線」欄目,首期攜手92歲高齡的水利水電泰斗張楚漢院士,為讀者獻上珍貴限量親簽簽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