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9與智界S7,在科技的頂峰相會

2023年12月30日16:11:28 科學 7342

「『神龍召喚』名場面又來了!」 

12月26日,在問界m9發布會上,當三台問界m9自己開到舞台上、震撼亮相時,一位記者現場這樣評價。

12月26日,問界m9發布,包括代客泊車、途靈底盤、智能座艙、無圖nca等眾多的黑科技吸引了業界和消費者的目光。問界m9的火爆,再一次讓華為的智能汽車黑科技出圈。

問界M9與智界S7,在科技的頂峰相會 - 天天要聞

這樣的情形在智界s7發布的時候曾經同樣上演,藉由智界s7和問界m9這兩款車型,華為重新定義了汽車,展現出汽車在智能時代的未來已來。

 

華為重新定義「汽車」

 

雖然問界m9和智界s7,一個是suv,一個是轎車,但都是華為主導,都是華為最新黑科技的代表車型,有著一樣強大的黑科技實力。

透過這兩款車型,可以看到華為的野心不可謂不大:重新定義智能汽車

重新定義智能汽車新形態。智界s7和問界m9,有一致的全新家族化設計:極致、純凈、簡約。而且,華為將設計賦予了「鯤鵬」的精神內涵,拿智界s7來說,當車燈亮起,恰似鯤鵬展翼、翱翔天際。這樣的設計不僅好看,而且之於新能源車,有更低的風阻係數,更長的續航。 

問界M9與智界S7,在科技的頂峰相會 - 天天要聞

智能駕駛,同樣是智界s7和問界m9的核心特徵。問界m9所具備的192線束激光雷達、泊車代駕、無圖nca等,智界s7都具備,其核心就是huawei ads 2.0系統,它代表著智能駕駛的行業天花板。這個192線束激光雷達,筆者有必要多說幾句,激光雷達類似智能汽車的眼睛,而線束數越多,識別的精度也更高。業界通常的線束是128-176線,而華為的激光雷達達到192線,是行業最高規格,具有業界最高點頻、最高線數、最高幀率,這讓搭載其的汽車可以偵測更小目標、更大範圍,也具有更快的偵測速度。

智能駕駛,徹底改變了汽車。一方面,它就像是自帶了一個全能的老司機,大大提升了駕駛效率。以智界s7為例,在智能駕駛中,無論是對障礙物的自動識別,還是對前方佔道車輛的突然開門或者突然變道的識別,還是不懼隧道明暗等多場景的應對,都堪稱是專業。

另一方面,它也能帶來強大的主動安全。正如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所說,「智能不是炫技,安全才是真諦,安全是最大的豪華。」 此前的aeb論戰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這種智能所帶來的主動安全的價值所在。而且,這種主動安全也在不斷進化,在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問界m9面對靜止車輛及行人的自動剎停速度最高達到120公里的時速,而明年一季度,倒車過程中的誤踩油門也可以實現制動,這些進化也同樣適用於智界s7。

問界m9和智界s7,還擁有同款的華為「巨鯨」800v高壓電池平台和途靈智能底盤。如果說華為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上的絕對領先有目共睹,那麼在電驅和底盤這些原本屬於傳統車企優勢領域上實現領先,更是令車圈汗流浹背。以智界s7為例,華為driveone 800v高壓碳化硅動力平台,帶來22000rpm行業量產最高轉速,以及高達98%的最高效率,無論是性能,還是能耗,都超出了行業水平。華為途靈智能底盤,在四大核心技術的加持下,則是為性能插上智能的翅膀,搭載該系統的智界s7在彎道上的麋鹿測試成績為83.1,最小轉彎半徑只有5.7m,均超越了友商,就是很好的說明。 

問界M9與智界S7,在科技的頂峰相會 - 天天要聞

所以,問界m9和智界s7,本質上就是華為智能汽車黑科技的展示場,從設計到性能,從智駕到座艙,從電驅到底盤,是全方位的體驗重構。

 

在科技的頂峰相會

 

由此,華為在汽車領域樹立起兩個頂峰:智界s7之於轎車品類,問界m9之於suv。

兩款車在智能汽車時代的科技頂峰相會。

之所以能成為頂峰,原因也很簡單,來自於華為持續不斷的技術投入。一方面,在汽車智能化領域,華為早在十年前當智能化、網聯化仍處萌芽階段時就開始大規模投入技術研發,每年超100億元的研發投入、7000名直接參与研發的工程師就是很好的說明。在智能駕駛領域,華為更是有5000名研發人員持續投入。

另一方面,華為在ict領域有三十餘年的研發積澱,每年華為都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到技術研發中,最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9773億元。這些技術創新的積澱,很多都用在了智能汽車領域。

例如,華為之所以能在電驅技術上實現行業領先,就與其旗下的華為數字能源持續進行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融合研發密切相關。同樣,智界s7上的星環散射體等震撼音頻體驗,也是華為在音頻上持續攻關的結果,早在2012年,華為就在2012實驗室裡面成立了音頻實驗室,進行媒體與音效演算法、聲學模組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十幾年來,華為圍繞音頻的黑科技,聚合全球的研究所進行全鏈路的突破,終於成就了自有的huawei sound技術品牌。

問界M9與智界S7,在科技的頂峰相會 - 天天要聞

隨著汽車向智能汽車不斷演進,汽車的價值構成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例如電子部件、軟體、服務,會在汽車價值體系里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經這樣說。

正是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的演進,讓華為在各個領域所積累的核心技術創新大顯身手,從而在汽車的全鏈路實現重構,形成了自己的黑科技矩陣。結合不同細分客戶需求,華為將這些黑科技賦能車企,從而打造出細分品類的科技頂峰和體驗頂峰。

頂峰,不僅意味著體驗的標杆,更是成為各自品類的參照系。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是購車的「燈塔」,「轎車看智界s7、suv看問界m9」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對於行業來說,這同樣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燈塔」。就像之前的aeb大戰,就在推動aeb成為汽車的標配,對於其他廠商來說,要麼迎頭趕上,要麼被淘汰出局,沒有第三條路。同樣,智界s7首發的無人代客泊車,也是如此,未來汽車如果沒有這個功能,就很難證明自己的智能駕駛能力。

問界M9與智界S7,在科技的頂峰相會 - 天天要聞

在傳統邏輯下,中國汽車行業很卷,但卷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設計、配置、性價比上。但是智界s7和問界m9的熱銷說明,中國汽車行業在智能時代需要轉變邏輯,應該去卷技術,在智能化上進行競爭。唯有卷技術,才會形成良性的正反饋效應:智能汽車黑科技的加持,重構車的體驗,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讓車企能有更多費用投入在技術研發上,從而形成閉環。

站在這個角度看智界s7和問界m9,就知其重要意義,它們分別作為智能汽車在轎車和suv的標杆,對智能汽車體驗起到示範作用,更是在轎車和suv領域充當著類似「助推器」的角色,為行業注入創新活力,也驅動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進行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加速進入智能汽車時代,也將幫助中國汽車產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從量變邁向質變。

這才是智能汽車時代的「車」的樣子,這才是智能汽車時代造車的正確姿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著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布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路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器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器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著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器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著「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