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射電望遠鏡,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時間聯想到位於我國貴州省的500米口徑的「天眼」望遠鏡,或者把射電望遠鏡和「鍋」聯想到一塊去。事實上,很多射電望遠鏡都是這樣的設計,包括當前世界上最大口徑的500米天眼射電望遠鏡、世界上第二大「天眼」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看起來都像一口巨大的「鍋」。
現在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是位於我國貴州的「天眼」射電望遠鏡,而在我們的「天眼」射電望遠鏡出現之前,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美國的「天眼」曾經「統治」了相關領域幾十年,科學家還曾經用那個射電望遠鏡給外星人發了個電報。很遺憾,曾經最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現在已經徹底淪為了「垃圾場」。這是什麼情況?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位於美國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是一台固定式射電望遠鏡,雖然在口徑方面不如我們的500米「天眼」望遠鏡,但是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
在1963年建成投入使用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口徑達到305米,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而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主鏡盤上方接近150米高的地方,有一個重達900噸的科學設備平台。
當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傳到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鏡面時,像大鍋的拋物狀鏡面就會把這些信號反射到那個900噸的饋源平台,然後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將各種不可見的信號展現出來。
在建成服役的半個多世紀內,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取得了很多成績,在在射電天文學和雷達天文學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早在1967年,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個發出周期性脈衝信號的天體,當時天文學家任務它可能是一顆白矮星。但是在1968年,科學家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對蟹狀星雲中心進行觀測時,發現一顆脈衝星發出33毫秒間隔脈衝,這樣的脈衝速度相當驚人,不可能是白矮星發出的。隨後在1982年,科學家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又發現了一顆脈衝星PSR 1937+21,這顆脈衝星脈衝間隔僅為1.6毫秒,這是當時觀測到最快的脈衝頻率,也是世界上第一顆被發現的「毫秒脈衝星」。
脈衝星的發現,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名聲大噪。在1974年,天文學家泰勒和赫爾斯曾經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圍繞另一顆恆星旋轉的脈衝星PSR 1913+16,在對這一顆脈衝星進行長達幾年的觀測後,獲得了這一顆脈衝星20年的軌道周期值,還間接地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這兩位天文學家也因此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大的驕傲之一。
在1974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進行了升級改造,變得更加強大了。為了慶祝阿雷西博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完成改造,當時科學家心血來潮,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給所謂的外星人發送了一組電報,目的地是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
這一組被稱為阿雷西博信息的電報由1679個二進位數字組成,包括很多信息,例如人類的外形、太陽系的組成情況,DNA的雙螺旋形狀、核苷酸的化學式以及用二進位表示的1-10十個數字。
當時科學家準備發射這一組電報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這一組電報涉及到很多關於人類、關於太陽系的信息,如果被所謂的外星文明截獲,那可能就會發現地球、發現人類的存在。所以很多人都擔心,這一組電報可能會導致地球暴露在高級文明面前。不過,雖然很多人反對,但是這一組電報還是發送出去了。至今,這一組電報已經傳到距離地球差不多50光年遠的宇宙深處了。
服役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經遭到了很多自然災害,包括颶風、地震等,不過,在這些自然災害面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依舊安然無恙,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因為在這期間,科學家也多次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進行維護、維修。一直到2017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開始出現問題了。
在2017年9月四級颶風瑪利亞過境波多黎各,給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造成了一定的損傷,當時射電望遠鏡長達29米的430兆赫茲天線發生斷裂並掉到主鏡盤上,砸壞了差不多30塊鋁板,不過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影響不是很大。
雖然扛過了很多自然災害,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還是沒逃過被淘汰的命運。因為在2020年8月和2020年11月,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有2根鋼纜斷裂,隨後在2020年11月19日,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主管單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退役,並打算用可控的方式對其進行拆除。
就在全世界科學家都聯名請求美國取消拆除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決定之時,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20年12月1日上午突然倒塌了,重達900噸的饋源平台砸到了反射鏡面,望遠鏡直接報廢,徹底變成了垃圾場。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轟然坍塌,確實是人類天文學界的一大損失。雖然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上世紀60年代的產物,年久失修,但是在倒塌之前,科學家還是可以利用這一台射電望遠鏡觀測宇宙的。隨著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退役,科學家就失去了美國這一個巨大的「天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