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承認:在這場競賽中,中國獲重大勝利

2023年12月10日23:40:17 科學 1289

觀察者網訊)「中國在與美國爭奪月球影響力的競賽中獲重大勝利,」彭博社12月7日以此為題報道稱,中國在與美國爭奪太空影響力的競賽中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埃及同意支持北京提出的一項探月計劃。

另一邊,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要求破例「開綠燈」的中國月壤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團隊與美國布朗大學夏威夷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首次測得嫦娥五號月壤成熟度指標。

據報道,中國國家航天局6日與埃及航天局簽署了合作文件,雙方將就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展開合作。這個得到中方支持的月球基地預計將於2030年前後建成。

根據合作文件,雙方鼓勵在月球與深空探測、航天器研製及發射、航天基礎設施建設、衛星數據接收與應用、金磚遙感衛星星座、空間科學和天文觀測等領域開展共同研究與開發合作,並將在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聯合論證和研究、空間任務、空間系統和分系統、空間設備、地面段及應用、教育培訓和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

中國國家航天局在聲明中寫道,中國與埃及在航天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援埃及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於6月完成驗收,援埃及二號衛星在該中心完成總裝和試驗,並於12月4日成功發射。

報道指出,中埃的最新協議正是在這一基礎之上達成的。

美媒承認:在這場競賽中,中國獲重大勝利 - 天天要聞

2023年12月4日12時10分,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後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將埃及二號衛星、星池一號第二組A/B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完成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99次發射。

彭博社稱,太空競賽加劇了中美緊張關係,雙方都在為未來幾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計劃爭取合作夥伴。

在中埃達成此次合作協議前,美國已爭取安哥拉同意支持美方的《阿耳忒彌斯協議》(Artemis Accords)。該協議是NASA支持的一項計劃,旨在建立太空和月球上的行為規範。

截至目前,已有32個國家簽署了該協議,簽署方包括日本英國等美國傳統盟友,也包括巴西和印度金磚國家成員。

美國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主席史蒂夫·杜斯特(Steve Durst)曾表示,雖然美國通常被視為在重返月球的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的做法更有優勢。

此前(2021年),中國中俄兩國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此後也一直在尋求其他國家的參與。目前,該項目的合作夥伴還包括阿聯酋阿根廷和巴西。

彭博社稱,雖然只有部分國家表示它們將支持國際月球科研站,但中國正在逐步取得進展。

根據《南華早報》此前的報道,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的成員已達十多個,委內瑞拉南非亞塞拜然巴基斯坦白俄羅斯等國的官方航天機構紛紛加入了這一項目。除此之外,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還吸引了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泰國國家天文研究所、美國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和瑞士Nano-SPACE等機構或公司的參與。

美媒承認:在這場競賽中,中國獲重大勝利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掃描電鏡與電子探針實驗室工程師原江燕在分析嫦娥五號月壤成分(2022年10月14日攝)。新華社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一直為中美航天合作「銬上枷鎖」的美國,正尋求獲得美國國會對於申請研究中國月壤樣本的批准。

據《科學》雜誌報道,當地時間11月29日的一封內部電子郵件顯示,NASA為讓其資助的研究人員獲准去申請研究中國嫦娥五號於2020年採集的1.7公斤月壤樣本,稱其「已向國會證明了意圖」。

NASA稱,分析這些樣本可能會對月球的地質歷史產生新的科學見解,並可能為美國宇航局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提供信息。

美國聖母大學的月球科學家尼爾(Clive Neal)說,NASA此舉「意義重大」。他稱,在嫦娥五號樣本返回艙著陸後不久,美國研究人員就開始遊說美國宇航局官員探索獲取樣本的可能性。

報道指出,若NASA獲得美國國會對於申請研究中國月壤樣本的批准,這可能是中美兩國航天機構之間首次開展此類合作。

不過,值得的注意的是,NASA的這封電子郵件明確表示,此次「開綠燈」是一個「例外情況」。「這項津貼專門適用於嫦娥五號任務樣本,在NASA所資助項目上不可同中國開展雙邊活動的禁令仍然存在。」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禁止中美兩國間太空合作的「沃爾夫條款」(Wolf Amendment)。這一條款由美國前國會議員弗蘭克•沃爾夫起草、推動,以立法形式禁止將NASA的資金用於與中國或中國公司合作的航天項目,除非NASA可以向國會證明,與中方接觸和合作「不會造成導致技術、數據或涉及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的其他信息轉移到中國或中國公司的風險」。

美媒承認:在這場競賽中,中國獲重大勝利 - 天天要聞

嫦娥五號返回樣品的科研成果:科學家通過研究,揭示了20億年前月球仍存在岩漿活動,精確測定了月球的年齡是20.3億年。 圖源:視覺中國

「沃爾夫條款並沒有阻止中國的『太空野心』。」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航空安全專家梅肯娜·揚(Makena Young)在2019年對該條款影響的評估中寫道,這些限制「只會扼殺科學和探索領域的互利合作」,並呼籲修改該條款。

《科學》雜誌稱,中國依靠自主研發的技術,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成功完成月球採樣並帶回地球的國家。與之前美國阿波羅計劃靠人力從月球運回的樣本,以及蘇聯依靠無人飛行器分3次帶回的月球樣本相比,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物質來自更為「年輕」的地質區域。

「我們從這些樣本中獲得的數據越多,我們對大約20億年前月球上發生的事情的了解就越清晰。」尼爾說。

目前,一些美國科學家已經繞開了沃爾夫條款,為嫦娥五號樣本的研究作出貢獻。研究人員們選擇加入了多國團隊,並利用其他資金來源共同撰寫了關於嫦娥五號樣本年齡和化學成分的論文。布朗大學行星科學家黑德(James Head)長期參與中國的探月計劃,他說:「我非常小心,從不把NASA的資金花在雙邊研究上。」

中國新聞網10日報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肖龍團隊與美國布朗大學、夏威夷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首次由實驗室磁學測試得到嫦娥五號月壤的成熟度指標,發現嫦娥五號月壤是迄今為止採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論文第一作者、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錢煜奇介紹說,此次成果對比較嫦娥五號月壤和阿波羅、月球號任務月壤的空間風化程度,進而研究太陽風等與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據《南華早報》報道,嫦娥六號已計劃於2024年前後實施發射。這將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從月球背面採集月壤樣本,目前尚不清楚NASA是否會針對嫦娥六號採集任務而作出更進一步的「例外決定」(與中國合作)。

不過,尼爾希望,嫦娥五號樣本上的合作「是一個開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