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2023年08月08日09:59:07 科學 1009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韓國團隊宣稱發現室溫超導材料 LK-99 以來,子彈飛了兩周多,已出現多次反轉。

老狐先說兩個目前得出的結論:

  • 一些 LK-99 樣品具備抗磁性是沒有疑問的,包括在磁體上的部分懸浮;
  • 遺憾的是,目前公布的數據及其他課題組的復現結果無法得出明確結論。簡言之,證明 LK-99 是室溫超導材料還在進行中。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儘管如此,「室溫超導」頂流還是牢牢佔據熱搜 C 位。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微博上韓國室溫超導實驗相關話題

還一度在金融圈掀起「多場科技革命」。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中科院專家也趕緊下場發聲:不要再盲目炒作室溫超導!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慶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慶金表示:公眾對室溫超導高度關注,說明了大家對於科學話題的熱情,這是令人高興的地方。但有些自媒體過於「標題黨」,誇大其詞,嚴重誤導了大家。室溫超導是非常美好的,但實現室溫超導也是艱難的。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那麼,室溫超導驗證到哪一步了?

之前老狐的文章就有提過,韓國團隊發表的論文中說明了復現 LK-99 的具體方法,一時間全球開始復現上述試驗。

因為該材料的合成需要長時間加熱等,這個過程被不少網友調侃為「燒爐煉丹」。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medium

雖然說復現方法不複雜,但有意思的是,超導材料「煉製」的結果好像隨機性很大。

全球團隊此前的復現實驗,就說明了這事多少有點「運氣成分」在裡面。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全球復現實驗總覽,圖源維基百科

書接上回,老狐再接著給大伙兒梳理一下 LK-99 的幾個新進展。

這兩天網上流傳著一個消息:LK-99 被韓國官方打假,不是室溫超導體。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知乎

老狐頓時心生疑惑,哪來的消息?怎麼這麼快就給 LK-99 宣判死刑了?

結果,深入盤了一下,可以放心地告訴大家:別擔心,子彈還在飛,仍舊沒有結論。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8 月 2 日,韓國超導與低溫學會成立了一個驗證委員會,主要來回應室溫超導體相關的爭議。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韓國超導與低溫學會發表的聲明

事實上,驗證委員會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根據此前韓國團隊發表的兩篇論文中提供的數據,以及發表的視頻,尚不能證明 LK-99 是室溫超導體

8 月 3 日,韓國 LK-99 驗證委員會要求原研究團隊提交 LK-99 樣品進行測量,來驗證是否是室溫超導體。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韓聯社報道原文說明,是否為室溫超導還需驗證

研究團隊回應稱,由於投稿論文正在審查中,樣本需要審查結束後才能提供,這個過程預計需要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

8 月 3 日,原始論文 6 人作者之一的 Hyun-Tak Kim 向紐約時報提供了新的大塊體 LK-99 樣品懸浮視頻。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新的 LK-99 樣品

與此前視頻相比,新的 LK-99 樣品更大,樣品形狀比較規則,溫度為室溫 25.8 攝氏度,LK-99 成半懸浮狀態。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第一次發布的LK-99樣品

這兩段視頻可以看到的是,韓國團隊有能力復刻出樣品,並且可以在不止一塊樣品上發現懸浮特性。

也就是說:燒制出原始樣品並非出於僥倖。

8 月 4 日,Hyun-Tak Kim 接受 SBS 新聞採訪時表示,高質量的 LK-99 樣品的抗磁性可能是石墨的 5,450 倍,而低質量的樣品的抗磁性可能是石墨的 23 倍。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此外,Hyun-Tak Kim 還聲稱 LK-99 的抗磁性是無法解釋的,除非該物質是超導體。

說完了韓國團隊這邊,再來看看國內超導相關的實驗和驗證。

如前文所說,LK-99 抗磁性方面幾乎已經得到了證實,現今驗證的重點就是零電阻效應

8 月 2 日,曲阜師範大學一團隊表示已經利用四引線法對此前合成的抗磁樣品 LK-99 進行了初步的電阻測試。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實驗發現,該樣品在常溫到 50K (-223.16℃)的低溫範圍內仍存在較大電阻值,與「室溫超導」的零電阻特性相差甚遠。

8 月 3 日,就在曲阜師範大學聲稱 LK-99 「無零電阻特性」幾個小時後,東南大學就給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觀測結果:

東南大學物理學教授孫悅在 B 站發表的視頻中表示,團隊在 110K ( -163°C )溫度以下常壓條件下,成功觀測到 LK-99 的零電阻,不過沒有觀察到邁斯納效應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B站

可以說,集齊零電阻和邁斯納效應的復現結果,目前還沒有出現。

孫悅也在評論區強調,目前結果並不能證實 LK-99 就是室溫超導,具體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測量。

目前,這篇論文已經提交至了預印本網站 arXiv。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論文表示,該研究清晰地展示了電阻下降到 0 的整個過程,110K 的轉變溫度展現了此類材料具有一定潛力。

在東南大學發表論文和視頻後,物理圈不少人認為該結果似乎證明了 LK-99 的方向是可行的。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領英

8 月 5 日,室溫超導方面又出現新的進展:

一段十幾秒的「LK-99 完全懸浮視頻」,一位神秘身份的博主「煉丹師阿翔」,成為了海內外高度關注的對象。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根據視頻可以看到,在撥動前後,這個材料的角度已經發生改變。

網友看完表示:從材料懸浮程度來看,這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超導體表現,甚至還有磁通釘扎效應。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據「煉丹師阿翔」介紹,這批材料是燒結組長優化了工藝,加入了一些其他化合物。而具體技術內容要等文檔整理清晰才會公布。

至於視頻真實性方面,老狐翻看了知乎上關於這件事的討論,不少網友表示這個視頻真實度很高。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知乎

此前緊跟室溫超導動向的海外博主 Andrej Karpathy 也表示:「這看起來是迄今為止最引人注目的 LK-99 視頻。」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消息一出,可見這段視頻更具突破性,不少網友直呼:「材料學的春天,馬上就要來了。」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知乎

8 月 6 日,「煉丹師阿翔」將社交媒體頭像換為「一坨翔」,並在B站發表視頻表示,目前團隊僅測試了樣品的抗磁性,距離發現超導體還很遙遠。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就算髮現了超導體,究竟能不能應用依舊需要很很久研究,另外勸大家投資需謹慎。

8 月 7 日,「煉丹師阿翔」又發表了一個 5 秒的視頻「如果食翔就能獲得室溫超導的完整科技技術,你願意食嗎?」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此前 B 站何教授打賭如果 LK-99 真是超導,就直播吃翔,不少網友猜測這視頻就在點名何教授。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何教授這邊繼續增加賭局:

這周要是能在 arXiv 上發表論文,或有經過驗證的某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社交平台宣布證明 LK-99 百分之百是室溫超導體,就算他輸。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網友猜測,可能就是在「煉丹師阿翔」視頻底下,太多人艾特了,何教授視頻里肉眼可見的激動起來。

多次反轉!室溫超導越來越有看頭了 - 天天要聞

跟著吃瓜吃了兩周多的老狐,不得不感慨:

是不是超導雖然還不能確定,但這已經是科普的勝利了。

超導引發全民熱議,確實說明了社會對科學的熱情。但記得冷靜理性吃瓜,批判看待各個有關室溫超導的新聞。

對人類科技革命性突破懷有一點美好期待,萬一是真的呢?再等等看結果吧。

參考資料:

量子位、機器之心、維基百科

編輯:不吃麥芽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 天天要聞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在電氣設備領域,中小型旋轉電機作為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場景的重要動力設備,其安全性能至關重要。隨著電機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應用於電機生產;同時,電機的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