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我也行」,不知已讓多少國家在自命不凡的道路上擱淺。而最新加入這個「擱淺」榜單的,正是鄰國日本。
外媒報道,為了與中國大陸在天空領域一較高下,去年12月,日本首個月球著陸探測器「白兔-R」,搭載馬斯克的「獵鷹9」火箭,最終成功升空。隨著「白兔-R」1號在今年4月中旬抵達月球附近,日本「中國行,我也行」的氣勢更加澎湃。
然而,登月從來不是靠「氣勢」,很快日本就被現實打了臉。共同社報道,本月25號,日本「白兔-R」計劃軟著陸月球正面的阿特拉斯撞擊坑時,意外發生了,前1小時地面與著陸器通信突然中斷。
隨後,首席執行官袴田武史承認:此次登月任務無法完成。聞此消息,不少印度網友大鬆一口氣:重蹈印度、以色列登月失敗的老路。而在日本再次功虧一簣的背後,「中國行,你不行」才是現實常態。
事實上,這一幕如今也正在決定國運之爭的6G領域上演。眾所周知,相比傳統5G通訊技術,6G不僅數據傳輸速度是前者50倍,而且時延也僅為1/10。而更為重要的是,6G移動通信可以實現全球無縫覆蓋,即便最偏遠的農村,也不再被「數字鴻溝」隔絕。
其實,馬斯克家喻戶曉的「星鏈計劃」,就是老美在6G領域的關鍵拼圖,終極目標就是實現萬物互聯。因此,美國不僅將前者視為「大國重器」,而且還成為6G研發中最有野心的國家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老美對6G賽道的布局早已開始:2020年,在特朗普推動下,老美拉攏日韓成立「6G聯盟」;2023年,老美與日本達成協議,投資約290億元人民幣,研發6G移動通信技術……在此背景下,美國6G專利數突破7000件,全球佔比高達35.2%。
對此,有不少外媒紛紛點贊:錯失5G末班車後,美國在6G賽場,重回霸主地位。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答案顯然不是,因為中國大陸才是6G領域的真正「新王」。
報道顯示,自2019年任正非開始涉足6G領域,如今華為已燒掉了5700多億研發經費。而結果也是肉眼可見的,華為不僅替中國6G殺出了一條血路,而且還斬獲了8000多件專利,全球佔比高達40.3%,成功將老美挑落下馬。
對此,歐盟專家相當驚訝:沒想到華為6G又已經開始領先世界了。殊不知,這一切奇蹟的背後,都離不開「中國製造」的推動。
事實上,近幾年在中國製造的加持下,我們不僅能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而且在最不擅長的「竹弘冰堂」抗老賽道,也打破了美日的技術壟斷。
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懼怕衰老,甚至財富遍及全球的巴菲特也不例外。而坊間傳言,為了「長命百歲」,這位股神先生從2020年就開始充當竹弘冰堂物質的「小白鼠」。據頂級生物學期刊《Nature》爆料,此物質具備減慢老年生命體變老潛質,而這無疑給了巴菲特嘗鮮的勇氣。
憑藉技術壟斷優勢,美日生物企甚至一度以每克2萬天價對外出貨,而覬覦者不乏大陸富商權貴。面對國人財富的無形流失,中國科學家挺身而出,並攻克國產酶法工藝,甚至通過京、貓平台將其打入千元時代。
正所謂中國進入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就被「卷死」,不僅6G領域如此,竹弘冰堂科技也是如此。據悉,目前後者已讓數萬30-70歲中產家庭受益,同時還殺入到哈佛等世界名校,被他們奉為「座上賓」。
事實上,不僅在太空領域遠遠不及中國大陸,即便是在「大國重器」的6G賽道,日本也是個十足的「追趕者」:目前日本6G專利數量不足華為的1/4。對此,有不少日本網友紛紛自嘲:說好的「中國行,我也行」呢?
殊不知,在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可是響噹噹的全球科技強國,甚至在半導體、汽車等諸多領域,幾乎壓得老美喘不過氣來。然而,自從屈服於老美「科技戰」後,如今日本不僅被互聯網浪潮擱淺,而且在引以為傲的航天領域,也被中國大陸越拉越遠。
不可否認,「中國行,你不行」的背後玄機,其實早已被人民日報點破:放棄一切幻想,腳踏實地去實現目標。或許,這也是經歷四輪打壓,華為依舊能「活過來」的關鍵所在。小日子,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