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示,在中國去年底結束新冠清零政策後的幾周內,北京沒有出現新的 新冠變種。
本研究描述了 2022 年北京地區 SARS-CoV-2 的流行病學特徵和系統發育分析。常規監測共獲得 2881 個 SARS-CoV-2 基因組序列並進行分析。SARS-CoV-2變異的組成在2022年隨時間發生變化。自COVID-19防控政策調整以來,BA.5.2和BF.7成為北京基因多樣性的主導並增加,占當地90%個案。然而,沒有證據表明北京在 2022 年期間出現了新的變種。由於北京是政策調整後受災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 SARS-CoV-2 變種的時間組成動態可以被認為是中國的情況。
中國從 12 月初開始取消嚴格的大流行措施後,感染人數激增,引發人們擔心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可能成為新的、更具傳播性或嚴重毒株的溫床。
十多個國家迅速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了新的限制,並以疫情規模缺乏透明度為由。
但中國研究人員的新研究分析了 11 月 14 日至 12 月 20 日期間從北京測序的 413 個樣本,稱「沒有證據表明」在那段時間出現了新的變體。
相反,超過 90% 的病例是 BF.7 和 BA5.2,這兩種 Omicron 亞變體已經存在於中國,並且在西方國家已被更具傳播性的亞變體所取代。根據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BF.7 占樣本的四分之三,而超過 15% 是 BA5.2 。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微生物學研究所的病毒學家高福表示:「我們的分析表明,兩個已知的 Omicron 亞變體,而不是任何新變體,是造成目前北京乃至整個中國激增的主要原因,」
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的病毒學家 Wolfgang Preiser 和 Tongai Maponga 警告說,它只涵蓋了中國取消零 新冠 措施後的幾周。「如果在激增的過程中出現新的血統,那麼這項研究可能還為時過早,」他們在《柳葉刀》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說。
他們補充說,中國還大幅削減了測試,可能會影響結果,結果也只覆蓋北京,而不是全國。
然而,病毒學家對「來自中國的急需數據」表示歡迎。
他們說:「雖然一些國家再次對來自中國的遊客實施的相當溫和的旅行相關措施可能被視為懲罰性措施,但我們只能希望這份文件預示著未來將更加開放和迅速交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