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一個名為 CH.1.1的新冠病毒「新選手」出現
它是奧密克戎亞變種
屬於主流毒株BA.2.75的一個分支
有專家將其命名為「Orthrus」
意為希臘神話中的「雙頭犬」
這個新變種傳染性如何?
會有哪些影響?
CH.1.1毒株席捲超60國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以來,CH.1.1的流行率急劇上升,現在它在全球每天測序的COVID感染樣本中約佔1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此前發布的有關預印本論文顯示,CH.1.1 出現在東南亞,導致英國和紐西蘭部分地區超過四分之一感染。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截至2023年1月28日,CH.1.1佔美國病例的1.5%,佔比位列第五。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上周的一份報告顯示,CH.1.1可能已佔英格蘭地區所有新增新冠病例的23%,且在部分地區佔新增病例的100%。
根據疫情追蹤數據網站Outbreak.info的數據,紐西蘭目前出現了許多CH.1.1病例,其他熱點地區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柬埔寨、愛爾蘭等。該毒株已在超60個國家檢測到。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視覺中國
CH.1.1致病力如何?
CH.1.1致病力如何?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此前發布的有關預印本論文指出,在CH.1.1中發現了一種名為L452R的突變,這種突變通常在奧密克戎毒株中是沒有的,而在德爾塔毒株中出現過。此外,研究人員指出,CH.1.1與ACE2受體結合良好,ACE2受體是介導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受體,說明該病毒有可能至少部分覆蓋由於此前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的部分抗體。
研究人員發現,CH.1.1對新版疫苗加強劑的中和作用表現出了非凡的逃避能力。雖然CH.1.1、XBB.1.5和CA.3.1等亞型變體均在全球範圍內呈比例增長,但傳染病專家不確定最新的毒株是否會引發另一波新冠感染和住院病例。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指出,「從數據看,CH.1.1病毒變體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可能會引起新的感染,但在人群中的致病能力並沒有明顯增強。」
是否會影響我國?
「根據中疾控官網通報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我國近期疫情流行株仍為BA.5.2和BF.7,未發現新的變異株。」趙衛表示,「這一方面說明我國國境檢疫工作有效,能夠阻止國外新變異株大規模進入我國。另一方面,我國的大規模疫情剛剛得到控制,人群的免疫屏障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可以判斷近期奧密克戎亞變種對我國的威脅較小。」
新聞鏈接:世衛組織決定維持最高級別警報
世界衛生組織30日發表聲明說,儘管新冠大流行可能正接近轉折點,但目前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於27日召開了新冠疫情例行季度評估會議。世衛組織在聲明中說,委員會已向總幹事就當前疫情形勢及未來防控提出一系列建議,總幹事採納建議並於當天宣布,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依照《國際衛生條例》所能發布的最高級別預警。
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