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開始,新冠病毒就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當中,在這三年多的時間內,新冠病毒時刻在與人類在做鬥爭,現如今,新冠病毒對人體致病性已經大大減小,甚至感染新冠之後的癥狀趨近於流感,所以,我國實施了全面放開的政策。
在全面放開之後,我國絕大多數人都感染了新冠,現如今,我國主要的流行毒株仍然是奧密克戎,這種毒株對人體致病性並不強,只會作用於人體的上呼吸道,感染之後會出現相對應的上呼吸道疾病。
前段時間,XBB以及BQ.1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的中,但是,這些病菌現在還未在我國出現大規模感染,那麼,XBB以及BQ.1會引發又一次的新冠高峰嗎?對此,專家表示,上半年出現有一波高峰的可能性很小,不用過於擔心。
什麼是XBB?
XBB 是奧密克戎亞型的變異菌株,國際上,歐美國家逐漸表明XBB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增強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強。
但是,其毒力與奧密克戎的其他系列變種無顯著差異,在XBB流行的這些國家重症率和死亡率並未明顯增加;研究指出,XBB的致病性並未明顯增強,但由於菌株突變能更好地與人體細胞受體結合,XBB.1.5具有更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國內三地已監測到XBB毒株!
現如今,我國三省已檢出XBB毒株,相比於其他的奧密克戎變異株,XBB的致病性無顯著差異。
此前,在2022年12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研究所所長介紹,BF.7、BQ.1 和 XBB, 在我國被檢測到。
據介紹,奧密克戎共130多個亞枝傳入我國,同時,有50個亞枝引起相關本地病例或暴發,包括BQ.1和XBB,其中49例在9個省份檢出BQ.1及其亞系XBB亞系在3個省11例中檢出。
專家表示,奧密克戎BQ.1和XBB在我國還沒有形成優勢價差,目前,仍以BA.5.2和BF.7為主,但其點差優勢會逐漸增強。分支機構可以形成共同循環。
他說BQ.1和XBB毒株是Omicron的新變異分支。其毒力與Omicron的其他變種無顯著差異,在BQ.1和XBB毒株流行的國家重症率和死亡率沒有明顯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在上海監測的25個XBB家庭中,有3個XBB.1.5病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並未造成本地傳播。
研究人員表示,境外輸入患者病毒毒株較為複雜,大部分為我國首次檢測,目前的測序結果顯示,國外輸入的新毒株較多,仍需對毒株進行常規檢測,為後續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張伯禮院士講解XBB毒株具體問題!
最近,XBB的問題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擔心自己可能不小心感染了XBB,也有很多人說張伯禮院士說XBB的致病性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沒有必要去預防;但實際上,XBB確實超出了預期。
其實,XBB的致病性依然較低,與其他毒株無特異性差異。
不過,張伯禮院士表示,雖然病毒的致病性很低,但還是要做好防範,不要不當回事;因為感染XBB後還會出現相應的癥狀,所以,要注意預防。
目前,國內已有境外輸入XBB.1.5毒株的報道,但僅在極少數入境檢疫人員身上檢出,並未造成本地社會傳播。
根據國外研究資料,與BQ.1毒株和之前的BA.5毒株相比,XBB.1.5毒株傳播速度更快;紐約的一項研究表明,BQ.1毒株的感染率從該毒株的發現到之前的BA.5毒株的感染率達到了30%用了 26 天,而 XBB.1.5 菌株只用了 17 天。
XBB.1.5與同科毒株不同,它多了一個關鍵突變F486P,使其對人ACE2受體具有更高的結合親和力和更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另外,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因為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結構不穩定,變異頻率高,未來可能發生變異。
根據現有的研究數據,XBB 菌株的毒力與其他亞菌株相當!
去年,10月至11月,新加坡的 XBB 流行高峰並未帶來重大死亡人數,根據新加坡政府2022年10月14日發布的信息,沒有證據表明XBB比之前的變種更具致病性;即使用 XBB與BA.5 毒株相比,住院風險也降低了 30%。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聲明稱,截至目前還沒有數據支持XBB引起的疾病嚴重程度與BA 5有顯著差異,沒有證據表明XBB毒株比BA 5毒力更強,並且,沒有證據表明XBB毒株對胃腸道和心血管系統的危害特別大。
XBB、BQ.1會引發又一次感染高峰?專家:上半年出現高峰可能性小
今年春季,在國外流行的XBB和BQ.1毒株是否會在我國流行,引發又一個感染高峰?
對此專家表示,隨著我國出入境政策的放開,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感染病例,未來,XBB毒株也會出現本土病例,但總體而言,這兩種毒株在今年上半年出現的可能性較小。
1月18日,中科院院士高福提到,美國XBB的一個分支XBB1.5已成為流行率不斷上升的毒株,XBB.1.5有明顯的免疫逃逸,幾乎等同於一個全新的病毒;與此同時,BQ.1毒株也在多個國家流行。
我國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感染的,這次感染後產生的抗體至少可以保護人們三四個月,大多數人可以保護半年以上!到三月份和四月份,大部分人應該還處於免疫保護期。
目前,對BQ.1和XBB的研究表明,雖然這些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很強,但BA.5以及這兩種菌株仍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1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所長也表示,BQ.1和XBB傳播比例會逐漸增加,但不會單獨引發新一輪疫情。
BQ.1和XBB的預防與其他突變株的預防相同,要加強病毒變異和病情監測,注意保護高危人群,倡導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對於這兩種毒株,不用太過擔心。」專家表示,「現在很多人都經歷過感染,大家在防護方面也有很多經驗,目前,還是要注意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應該繼續維護。」
全國新冠最高峰重症每日增近1萬
在2022年12月22日前後,感染人數和發熱門診人數達到高峰,感染人數日增超700萬,發熱門診高峰日增286.7萬人次,重症患者高峰日增近萬,死亡人數日高峰4273人!
1月4日,核酸檢測結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來,各省份核酸檢測陽性人數和報告人群陽性率均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 12 月 23 日降至最低 15,000;陽性率在12月25日達到峰值(29.2%)後逐漸回落,1月23日降至5.5%。
延伸:春節返程期間,要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①登機前至少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到站後,盡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將口腔和鼻腔分泌物用紙巾包起來,扔進垃圾桶;另外,打噴嚏或咳嗽時,建議用手或衣服捂住口鼻。
② 乘車過程中,手難免會碰到車門、座椅或拉環,甚至身體接觸周圍乘客!這時,可以使用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
③ 回家後,最好將消毒過的衣服翻過來對摺,使裡面朝外,在公共場所時,建議盡量減少接觸公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