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地球、太陽和月亮都是圓形?當我們在紙上或者電腦上想勾畫天空時,自然而然的就會畫出一個圓。
長大之後隨著對天文知識的愈加了解,更是發現宇宙中所有的天體皆是圓的,不單單是地球、月球和太陽,我們已知道的所有行星、恆星和衛星都是圓形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整個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齊劃一「的呈現出相同形狀呢?
神奇的萬有引力定律
星球是圓形的,這跟萬有引力定律有關。
萬有引力定律我們都不陌生,從小我們都讀過」牛頓和蘋果「的故事。牛頓因為蘋果成熟後向下墜落而引發了思考,為何物品會向下而不是其他方向呢?
著名科學家牛頓在17世紀的時候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後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成果之一,對後來的科學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其中對天文學和物理學的影響最大。
萬有引力定律可以為人們揭秘了宇宙天體的規律,可以為天文學的測算提供了方法,後面幾顆著名行星的發現都是萬有引力定律被應用於天文學的佐證。
當代的天文科學家們遵循這牛頓提出的公式,根據當前的天文觀測資料,就可以算出這些星體在宇宙中的運行軌跡。
當然,任何理論和科技的產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關於萬有引力的相關猜想,其實誕生於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後被古希臘一眾先賢補充,後經一代代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不斷地完善,才終於有了我們目前了解的萬有引力定律。
因為宇宙中這一規律的存在,支配著各個星球、天體的運動,比如說衛星繞著恆星轉,就是衛星和恆星之間的萬有引力的原因。
其實任何一個物體,當其引力到達平衡的時候,就會是一個圓形,這是非常穩定的一個狀態。
所以,我們已知的星體都會遵循這一規律,呈現出一個非常穩定的球形。
不過,萬有引力定律也並非是被看作能解釋一切的,牛頓的很多理論,後來也被驗證為不完全正確。
而人民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過分的依賴牛頓提出的公式,用公式來計算,解決問題,但已經很久沒人真的關注到「力學」的本質和這些公式的本來意義。
當然,也有一批科學家在此相關領域孜孜不倦的探索,力求真相。
比如,後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里描述的宇宙則並不同於被人廣泛認可的牛頓力學中的宇宙。
以愛因斯坦的觀點來看,相對論中的引力更像是一個幾何,而並非單一的力學,引力可以看作是一種「時空彎曲」的能量,任何物體都有能量。
愛因斯坦從相對論的角度對宇宙的認知,則是跟牛頓力學角度的宇宙有非常多的不同之處。
不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有很多暫時無法解釋的物理、天文現象,但這也不影響我們所處的星球和大部分的天體都是球形這一結論。
如何證實地球是圓的?
如今,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家都相信地球是圓的,也有很多從宇宙傳回來的影像資料可以證實。
那你知道嗎?在此之前,人類為了證實地球是圓的,可謂是付出了很多代價,甚至是犧牲了生命。
其實哪怕到如今,西方科學界仍有「地平說」的信徒們在堅守地球並非是圓的這一觀點。
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著名的地理學家從「影子現象」中得到了地球應該是圓形這一結論,且在古希臘的文化中,圓形和球形都是完美的完名詞,那我們生存的地球當然也是完美的。甚至有古希臘的數學家,嘗試著算出了地球的直徑,且誤差並不是很大。
但任何時代,違背當時廣泛認知的學說,都是會被人側目而視的,尤其是在宗教統治的時代,甚至一言不合就會被處死。
16世紀,西班牙迎來了大航海時代,出現了很多的海上探險家,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麥哲倫。
麥哲倫率領著他的船隊,歷經磨難,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重新回到了西班牙,這其中犧牲了非常多的水手,但也是第一次用實際行動向人們揭示了地球是圓的這一真理。
其實到了麥哲倫時代,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地球是圓的這一結論,否則西班牙王室也不會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投資麥哲倫的船隊。
漢代的張衡的幾本著作里,也反覆的提到了地球圓如彈丸,甚至還推測了地心引力和地質結構。
據說根據出土的唐代墓穴來看,裡面已經有了「地球」元素的國外金幣,可聯想那個時代,中外的文化交流已經很頻繁了,已經可以接受地球是圓的,我們僅僅是地球上的一處罷了。
其實,我們還有很多簡單能證明地球是圓的的辦法,比如:
1、可以帶上望遠鏡去港口看遠去的船
遠去的船,並不是越來越小,而是逐漸消失在地平面上,當然當船回來的時候,也是從地平面上逐漸出現。
2、觀測星空
這也是非常多的古代先賢用的方法,從亞里士多德就開始觀測不同的星座,但在不同維度上看到的星空一定是不同的。比如中國古人就十分喜歡觀測「北斗七星」,要知道,這可不是隨便在哪都能看到的。
倘若天地都是平的,那不同地區觀測到的星空也應該是相同才對。
當然,無論是物理還是天文科學知識都浩瀚如海,哪怕是這些名留史冊的科學家們窮盡一生也只能探究一二,遠不是幾篇文章,幾句話可以解釋的清的,想要了解更多,還需要後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