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2023年01月02日21:45:04 科學 1145

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 天天要聞

感染一次新冠病毒,體內的「抗體防線」究竟能幫我們阻擋多少種變異毒株?又能保護我們多久?

免疫逃逸能力最強,正在美國流行的新毒株奧密克戎亞型XBB.1.5會不會快速傳入國內,爆發新一輪流行?

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 天天要聞

面對可能來勢洶洶的新型變異病毒,我們能做些什麼?

「抗體防線」能保護我們多久?

事實上,國內流行的毒株早就不止BA.5.2、BF.7這2種了。從2022年12月1日至今,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變種毒株已經進入我國,其中9個省都有檢出美國流行毒株BQ.1及其分支。而XBB也被發現已流入我國3個省份。

奧密克戎變異太快,很多人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不會變異成像埃博拉一樣可怕的病毒

其實不太可能!病毒也是一種生物,它的特點是需要在活細胞中才能存活。如果病毒想要存活並擴大自己的種族,那麼具有高傳播性的同時,必然會降低致死率。

小鳳Emma:試想一下,如果感染之後癥狀特別重,宿主的存活期就2天,病毒還沒來得及擴散出去,就和宿主一起長眠了,這樣變異,病毒反而容易滅絕!

既然病毒會向著高傳播性、低致死性的方向變化,我們感染一次產生的「抗體防線」,面對變異的病毒,又能保護我們多久?

研究已經證明,感染新冠後產生的「抗體防線」 至少在感染後的3-6個月都有效,但是它的有效程度排行為:

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 天天要聞

但是無論哪種「抗體防線」,都不能完全抵抗變異病毒的二次感染

先別灰心,強大的「抗體防線」雖不能完全防止病毒入侵,但可快速對入侵作出有效反應。如果你的「抗體防線」能長期維持敏感度,只要病毒還屬於奧密克戎的分支,就不會出現越感染癥狀越重,直到致命的情況。

兩種方法維持「抗體防線」敏感度,預防二次感染!

1.雙蛋白飲食模式

記憶免疫細胞可以記下病毒的模樣,再次相遇時就會大量產生抗體,想要保證它的正常工作,就一定要正確攝入雙蛋白——動物蛋白搭配植物蛋白

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 天天要聞

小鳳Emma: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從事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中,男性應補充 75g/天的蛋白,女性每天應補充 65g 的蛋白。

我們用兩種蛋白搭配出了一天的食譜,可以試試看。

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 天天要聞

如果上面的餐譜不合你的口味,我們找到了富含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前五名食物,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隨心搭配!

動物蛋白

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 天天要聞

植物蛋白

抗體究竟能保護我們多久?新型毒株流行,作對兩點提升抗體敏感性! - 天天要聞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花生和杏仁的蛋白含量很高,但是它們的脂肪含量也不低,最好還是以豆類食物和豆製品為主來補充植物蛋白,堅果類食物每天吃一把就可以了。

2.無需天天消毒,讓免疫系統偶爾「練兵」

沒必要天天消殺,完全生活在乾淨無菌的環境下,對免疫系統來說並不是好事。

小鳳Emma:如果免疫系統經常「沒事幹」,突然來一次感染,很可能會手足無措。因此,適當給免疫系統一些「練兵」的機會,反而會讓它長期綳著一根弦,真正面對奧密克戎的時候,就不會慌張了。

我們雖然無法阻止新冠的變異,但卻可以維持住「抗體防線」的敏感度,無論哪種毒株流行,都能無所畏懼地迎接美好的2023年!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著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