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入地下20000米,能找到供人類用23億年的無盡能源嗎?

2022年12月14日23:47:20 科學 1186

真的有鑽頭可以鑽入地下20000米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技術,可是美國的一家公司卻說自己可以,那麼要鑽入地下20000米為人類尋找地熱能的這家公司,可以真的能做到嗎?他們真的能夠找到這種無盡的能源嗎?

鑽入地下20000米,能找到供人類用23億年的無盡能源嗎? - 天天要聞


在挪威邊界地區有一口井,是當時前蘇聯鑽的克拉深井,而且是保持時間最長,深度達到12262米的深井。有人肯定就有疑問了,怎麼是這麼個深度?為什麼不往下挖了呢?

其實並不是當時的人不想往下挖了,主要是因為當時人類的技術,不能支持他們在往深了挖。要知道越往地球的內部,岩石也是越來越堅硬的,溫度也是越來越高的,而當時人類所製造出來的最堅硬的鑽頭,在這些石頭面前,也只能是望而生畏,碰到就斷。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所掌握的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據《每日郵報》稱,美國的一家公司就研製了一款微波鑽頭,按照這家公司的介紹,這款鑽頭可以鑽入地下20000米,從而能夠獲取源源不斷的地熱能。按照這家公司的說法,只要能夠把地熱能給開發出來,將能夠供人類使用23億年。這家公司的說法可信嗎?

鑽入地下20000米,能找到供人類用23億年的無盡能源嗎? - 天天要聞


想要知道可不可信,我們首先要知道,想要打井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會面對什麼樣的困難。

首先,從上文我們可以知道,當時人類的技術已經在12262米的地方停止了,在這個地方人類的技術已經不能夠攻克堅硬的岩石,製造的鑽頭不能忍受灼熱的溫度,前蘇聯在當時這個地方遭受的挫敗,就能夠證明,想要從地底下收穫無盡的能源是需要過硬的技術和堅強的毅力的。

其次,當時前蘇聯在挖井的時候,碰到過三次危機,第一次挖井的時候,轉桿被卡住,導致鑽井的深度只有7000米左右;第二次前蘇聯工人更換為新的鑽桿,當鑽到12066米的時候,鑽頭脫落了,無奈工人只能重新安裝鑽頭,重新從7000米的深度開始挖。第三次的時候,新的鑽頭雖然一直在工作,可是當鑽到12262米的時候,又發生了鑽頭脫落的事件,這次之後,蘇聯就再也沒有繼續鑽井的事情了。

鑽入地下20000米,能找到供人類用23億年的無盡能源嗎? - 天天要聞


其實並不是蘇聯不想繼續了,而是因為當時的鑽頭真的是鑽不動了,地下的岩石的堅硬程度是當時人類無法想像的,足以說明當時的難度有多大了。

但是12262米並不是當時鑽井的極限深度,後來的卡達為了能夠開發油氣資源,打了一口12289米的深井採油,可是俄羅斯氣不過,認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戰,於是就打了一口12354米的油井,保持自己的優勢。可是這樣的油井離20000米還是很遙遠啊!

鑽入地下20000米,能找到供人類用23億年的無盡能源嗎? - 天天要聞


從這方面來說,人類此時的金屬鑽頭是打不穿被擠壓了幾十億年的地殼內的岩石了,只能另想它法。

這就是有了上文提到了美國的一家公司,他們研製了一款微波鑽頭,可以很輕鬆的擊碎岩石,鑽入地下20000米。而這種微波鑽頭,並不是靠蠻力擊碎石頭,而是靠著鑽頭上的聲波擊碎岩石,這樣不管多堅硬的岩石,就可以被輕鬆擊碎,鑽入地下20000米也就沒什麼不可能了。可是真的像這家公司說的那樣容易嗎?

鑽入地下20000米,能找到供人類用23億年的無盡能源嗎? - 天天要聞

其實並不是的,這只是理論上的想法,真要是付諸實施,還不一定是什麼樣子呢?

現在的問題是,為了這些所謂的地熱能真的值得嗎?其實這樣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還是值得的。我們都知道現在全世界所存在的化石能源總有用完的那一天,很多國家都在提前布局清潔能源了,我們中國就是一個例子。可是我們人類如果真的能夠從地下的岩漿中獲取地熱能,那麼這種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將能夠源源不斷的為人類提供熱能。

但是我們也要想一下,這種微波鑽頭真的能夠打穿20000米下的岩石嗎?要知道地下的岩漿很可能會有幾百度的高溫,微波鑽頭能夠受得住這種高溫的炙烤嗎?這個我們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的,畢竟四、五百度的高溫連石頭都可以融化掉,何況是人類的製造的物品呢?

鑽入地下20000米,能找到供人類用23億年的無盡能源嗎? - 天天要聞

不過人類也不能氣餒,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說不定能夠製造出更加好的鑽頭。畢竟科學家推算地球所蘊含的熱量相當於五千萬億噸煤炭中所蘊藏的能量。如果按照每年80億噸煤炭消耗量來算的話,怎麼著也得62萬年才能消耗完,但是這僅僅是一部分熱量,如果地球的全部熱量釋放出來,足足可以供人類使用23億年。

不說其他的,光聽聽這個數字,就會讓很多人類不停的在這個事情上努力了,你們說人類應不應該在這樣的事情上努力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 天天要聞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AI時代,食品飲料行業正快速變革與創新發展。消費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正驅動行業探索技術創新與轉型。從植物基到生物技術、智能製造,食品飲料企業正在創新與規模化生產、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的思考中前進。FBIF食品創新展近日在上海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 天天要聞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看上中東,英偉達向沙特出售1.8萬顆頂級AI晶元文|《財經》研究員 周源編輯|謝麗容美東時間5月13日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將向沙特人工智慧(下稱AI)初創公司H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 天天要聞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天空驅動」(Skydrive)將在台灣省作為應急醫療直升機投入使用!日本研發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天空驅動」(Skydrive)已被指定為台灣省的應急醫療直升機,預計將用於支援陸上交通受限的離島地區緊急醫療服務。儘管 eVTOL 尚未進入全面商業運營階段,但近年來全球多國已加速電動垂直起...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 天天要聞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我是通風安全,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一通三防】與【安全管理】乾貨。一、充填設備及工藝材料施工採用的設備主要有氣動隔膜泵、混合器。材料充填工藝如下:按照水灰比(1.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 天天要聞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長光衛星智慧農業農村綜合指揮平台界面。 長光衛星供圖李岩在加工反射鏡。 本報記者 劉以晴攝「吉林一號」寬幅衛星總裝現場。 長光衛星供圖「吉林一號」是我國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和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隨著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 天天要聞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當地時間5月14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荷風」和「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當天,美泉宮動物園為「荷風」和「蘭韻」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發表致辭。現場觀眾熱情高漲,眾多兒童歡呼雀躍,